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10月號. 醫生: 潘美薇醫生 (外科專科) & 陳德明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乳癌為本港女性頭號癌症殺手,每21位女性便有一位患上乳癌,新症中又以45至64歲的患者較多。 乳癌可能全無徵狀. 乳癌的普遍病徵為:乳房有硬塊、乳頭流出異樣分泌物或出血、乳房皮膚改變如呈橙皮紋、乳頭改變或下陷等,但亦可能全無徵狀。 乳癌分期與腫瘤大小及淋巴結有否受影響有關: 0期 :屬原位癌,如導管內癌或柏哲氏病乳癌. 第1期 :腫瘤為2厘米或以下,腋下淋巴結仍未受影響,癌細胞仍未擴散。 第2期 :腫瘤介乎2厘米至5厘米,淋巴結有可能已受影響,但仍未進一步擴散。 第3期 :腫瘤達5厘米以上,或淋巴結已受影響,但並無進一步擴散。

  2. 2010年04月號. 醫生: 盧寵猷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周倩明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甲狀腺為一個蝴蝶形器官,位於頸前方。 從表面來看,甲狀腺看似淺層,實質卻被肌肉組織包圍著,同時與身體器官如氣管、食道、頸動脈和靜脈有關聯。 十年存活率達九成. 任何器官也存在癌變的可能,甲狀腺也不例外。 甲狀腺癌分有數類,香港較常見的有乳頭狀和高分化甲狀腺癌。 外科專科盧寵猷醫生表示,甲狀腺癌於二零零七年位列香港女性常見癌症第六位,每年約有五百多宗新症。 幸好,甲狀腺癌的生長速度較慢,就算出現遠程擴散仍是有藥可救,故十年存活率相當高。 當中,乳頭狀甲狀腺癌的十年存活率超過90%;濾泡狀和髓漾性分別為80-90%及70-80%;未分化癌約30-40%。

  3. 香港婦產科醫學院婦產科醫學院. 婦科腹腔鏡手術高級標準證書【2006】 在接受婦產科專科訓練其間,忻醫生曾於美國、美國、歐洲及澳洲深造。 於1994至2007年間,祈醫生出任基督教聯合醫院婦產科高級醫生,於2007至2010年獲香港浸信會醫院委任為駐院婦產科顧問醫生。 忻醫生在2010年開始私人執業。 最常見但最易被忽略的婦科肌瘤─子宮纖維瘤。 估計本港婦女患者比率達30-50%;而年齡超過45歲的婦女,所佔患病比例更逾60%。 這種生長於子宮的肌肉瘤雖屬良性,但它帶來的影響,包括:經血過多導致貧血、尿頻等,卻足以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 而一些罕見徵狀及嚴重後遺症如:腎衰竭、坐骨神經痛、增加流產及不育風險等,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要防備,先要全面認識。 經血過多是否等同患上子宮纖維瘤?

  4. 甲狀腺癌雖然治癒率很高,但絕不可掉以輕心。. 才能減少復發及死亡。. 近二十年間, 甲狀腺癌的存活率有整體的提升。. 廣泛採納全手術切除. 是減少復發的最重要一環;其次是病人有 更高的警覺性, 及早發現腫瘤;而 放射碘在甲狀腺術後的應用, 有了實質 ...

  5. 慢性肝炎 可致肝癌 感染乙肝病毒後,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炎、肝纖維化。腸胃肝臟科專科吳昊醫生指出,若帶有乙型肝炎病毒超過6個月以上,就已經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患者比非患者患肝癌的機會高100倍,而且如果無定期檢查或適當的治療,約四分一乙肝患者最終會死於肝癌或肝 ...

  6.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德明醫生指出,治療前列腺癌,主要視乎腫瘤的期數或範圍。 前列腺癌如能早期發現,治癒的機會便愈高。 「21世紀的治療方法離不開適用於早期腫瘤的局部性治療方案包括外科手術和放射治療,與及透過減低患者身體的雄激素以令腫瘤細胞受 ...

  7. 2024年3月25日 · 查詢及報名: WhatsApp: 54036121. 上則標題: 朦查查,心慌慌 拆解黃斑病變.白內障.乾眼症醫學專題講座. 下則標題: 浸院健康講座系列 - 「兒童成長發展」 醫學專題講座.

  1. 相關搜尋

    梅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