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6日 ·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在節目《健康2.0》分享正確的藥布方式,她指出,藥布大致可分為「止痛」和「水楊酸」,但不論是何者,最好都不要很久與滿,建議一次「4到6片之間」即可,和切記藥布「2到3小時」就要拿掉 ...

  2. 2019年4月23日 · 國外媒體報導,一名17歲的田徑選手突然暴斃,經解剖發現為「水楊酸中毒致死,該選手疑似使用大量痠痛藥膏,身體累積過多水楊酸,未能即時代謝而死亡。 中藥痠痛貼布,可能含有冬青油。 (圖/資料照)...

  3. 2023年3月1日 · 日本東京發生一宗離奇案件,一名50歲男子在2022年服下「肌肉鬆弛劑」後,再在胸口貼上麻醉止痛貼,第二天被發現失去生命跡象,經法醫檢驗,確定男子死於藥物中毒。. 而其同居女友因涉嫌傷害致死,已遭警方拘捕。. 最新影片:. 活得健康啲. 【活得 ...

  4. 2023年2月27日 · 根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去(2022)年的11月23日,50歲的死者由於身體不適,因此在47歲女友的協助下,在胸口貼上多片「吩坦尼止痛貼片」,隨後服用肌肉鬆弛藥物後睡去;未料隔天早上女方起床,卻意外發現已經失去意識倒在房內的男友,趕忙撥通報警電話求助。...

  5. 不少人在肌肉痠痛時會用止痛貼,但原來不同成分的止痛貼有不同副作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健康及生命科學系高級講師麥偉基博士指,如吸收過量止痛消炎成分,有機會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加重腎臟負荷。

  6. 2023年6月2日 · 長期坐姿不良、運動損傷、長期累積的身體疲勞,都可能會導致肌肉酸痛,民眾為了舒緩不適都會到藥局買痠痛布自行敷,不過復健科醫師警告,「一次多個部位」,恐怕引起皮膚紅疹、過敏等副作用,即使沒有服用藥物,仍然會增加腎臟負擔,大家可要

  7. 2022年6月4日 · 台灣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指出,一般市售的痠痛布,成分大致可分為非類固醇止痛藥、水楊酸和中藥布,非類固醇止痛藥成分的布,使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胃出血和腎功能下降,有胃潰瘍的人也要注意。

  8. 2019年6月17日 · 止痛藥物有不同劑型,止痛貼屬其中一種。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部分坊間有售的「止痛」或風濕膠布,發出熱力或冰冷的感覺,蒙蔽神經末梢的痛楚,以紓緩疼痛,惟這類型的藥貼並非將藥滲透物至血液,不可歸類為止痛貼

  9. 2021年4月30日 · 止痛貼常見成分. 一、冬綠油. 其有效化學成份為水楊酸鹽,可消炎止痛。. 二、薄荷. 多用於涼性止痛貼,可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而產生發汗作用讓皮膚感覺涼爽. 三、辣椒素. 藉由耗盡痛覺神經傳導物質( Substance-P ),來阻斷疼痛的訊息傳遞,產生止痛效果 ...

  10. 近年多了藥物以膠形式出現,例如廣告常見的止痛貼、避孕和戒煙,還有治療老人癡呆症用的藥貼,令一眾怕打針,或未必記得依時食藥的人多一個選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