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如何解決油脂粒?到底為什麼臉會長脂肪粒?大家在臉上不時都會發現脂肪粒,有時更會出現在眼晴附近位置,原來化妝或護膚程序錯誤,都會容易患上油脂粒風險!今次請來皮膚科林嘉雯醫生,為大家講解有關脂肪粒的成因、預防及處理方法,一齊從根本預防

  2. 油脂粒常見於臉部任何位置,油脂粒是指皮膚分泌出過多的油脂,堵塞皮脂腺後形成的黃白色、微小粒狀,觸摸時有點彈性但卻並非硬粒。不論男女、不論皮膚類型,都有機會生油脂粒,就連乾性皮膚也可以長出油脂粒。

  3. 2023年6月25日 · 油脂粒,對比暗瘡、黑頭或粉刺等,是一個更難解決的皮膚問題。要去除油脂粒,絕不能單靠自己或產品去解決,否則輕則引致肌膚發炎,重則在臉上留疤,是以我們建議妳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讓他們利用美容儀器去清理油脂粒。

  4. 油脂粒是皮脂腺堵塞之後,所產生的黃白色小膿塊,它有點像暗瘡、暗粒,但卻不會如暗瘡般紅腫,而且也並不局限於 油性肌膚 上,乾性肌膚一樣可以出現油脂粒。 簡單來說,油脂粒比較像是未成熟的狀態,故用手就可以直接擠出一些發黃的物質,但絕對不建議徒手硬擠,否則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令情況惡化。 而且擠破油脂粒後,內裡的油脂會接觸到外界的空氣跟細菌,然後演變成 黑頭 或暗瘡。 脂肪粒與油脂粒的起因大同小異,都是與 內分泌失調 有關,以致局部油脂分泌過剩,毛孔被堵塞而致。 不過,脂肪粒是呈白色的,與膚色類近,不仔細看的話則難以察覺。 另外,脂肪粒亦有可能是因為皮膚有小傷口,當皮膚在自我修復時,過程便會生成白色的小囊腫,在醫學上又為稱為「粟粒腫」。

  5. 2024年5月23日 · 油脂粒,又叫脂肪粒,是比起粉刺、暗瘡更難處理的皮膚問題,難以靠產品解決,嚴重可能要利用美容儀器幫手去除。 油脂粒成因與皮膚脂肪代謝紊亂、分泌失調、角質層過厚等有關,可能是因為皮膚缺乏油脂,也有可能是因為油脂過剩。 而過多油脂堵塞皮脂腺,就有可能長出黃白色、微小粒狀的暗粒,久而久之形成油脂粒。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1. 油脂粒成因:使用過度滋潤的眼霜. 很多女生都有一個迷思,就是覺得要改善眼紋、眼部肌膚乾燥就要在眼底塗上一層厚厚的眼霜,可質地油漉滋潤的眼霜並不是所有肌膚都適合。 太厚重的眼霜質地有機會無法被皮膚吸收,導致過多油脂堆積,慢慢形成油脂粒。 滋潤型眼霜不一定代表有效,挑選質地清爽,能讓肌膚吸收進去的眼霜成分才是最重要的。

  6. 2022年1月24日 · 油脂粒,又叫脂肪粒 (皮膚科汗管瘤和粟粒腫),是比起粉刺、暗瘡更難處理的皮膚問題,雖然不會對人體有危害,但非常影響美觀! 會冒出油脂粒,可能泌失調、角質層過厚、皮膚缺乏油脂或油脂過剩等有關,過多油脂堵塞皮脂腺,就有可能長出黃白色、微小粒狀的暗粒,久而久之形成油脂粒。 相信各位姐妹也會同意,即使五官美得沉魚落雁也會因眼下的油脂粒而大煞風景,不想敗在這小小瑕疵,快看看怎樣預防和消滅吧! (點擊放大閱讀) . + 16. 這3個壞習慣,讓你狂冒油脂粒. 1. 用錯卸妝方法:卸妝要分區,別用卸妝油卸全臉,眼睛周圍容易因後續清潔不當,讓油脂堆積在毛孔內,很快就會爆發油脂粒之外,卸妝後要徹底清潔臉部,別讓殘餘物留於肌膚表面,以免阻塞毛孔形成油脂粒。 2.

  7. 2024年1月30日 · 扁平疣與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等看起來也很相似,但成因及治療方法卻不同。 究竟如何分辨? 皮膚科專科醫生劉顏銘教分辨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的成因、特徵、症狀及治療或處理方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