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特徵 [ 編輯] 體長從20到60公分不等,體重從½到4公斤不等;但根據金氏世界記錄,最大的重達20.14公斤,全長從尾部到大螯尖端為1.06公尺,1977年捕獲於 加拿大 新斯科舍 外海,是世界上可長到最重的海洋 甲殼類 [1] 。. 體色正常為橄欖綠或綠褐色,橘色、紅褐色 ...

    • 特徵
    • 生態
    • 經濟重要性

    體長從20到60公分不等,體重從½到4公斤不等;但根據金氏世界記錄,最大的重達20.14公斤,全長從尾部到大螯尖端為1.06公尺,1977年捕獲於加拿大新斯科舍外海,是世界上可長到最重的海洋甲殼類。 體色正常為橄欖綠或綠褐色,橘色、紅褐色或黑色的個體也不難見到,但約200萬分之一為藍色;黃色變異更罕見,出現機率約3000萬分之一。和龍蝦(Palinuridae)最大的不同是:第一步足為一對大螯,一側的螯稍大於另一側。體表光滑,觸角較細。

    美洲螯龍蝦生活於淺海的岩礁中或在沙礫底挖孔生活。美洲螯龍蝦只能在脫殼後的短暫時間進行交配。在幼年時一年約脫殼2 ~ 3 次,成年後 (4 ~ 7歲) 一年約脫殼一次。 壽命相當長,一般相信此種螯龍蝦可以活超過50年,如果没有污染和捕捞,还能活得更久。 美洲螯龍蝦以魚類、其他小型甲殼類及貝類為食,偶爾也會吃海中植物。天敵則有鱈魚、比目魚等。

    美洲螯龍蝦是美國東北部的名產,在当地甚至被做成了风向标。人工養殖是可行的,但較傳統捕撈方式要昂貴。 美洲螯龍蝦是北美人民传统的美食,一般清蒸或水煮後劈成两半,灑上檸檬汁或抹上奶油就可上桌,也可以碳烤后撒上胡椒,或是把肉剔出来,拌上酱料,夹在长条面包里做成虾卷。以前,厨师会把活虾直接放进热锅里,现在出于动物福利考虑,推崇先把它们电死再下锅。和龙虾相比,美洲螯龙虾除了虾身,还多了两只大螯里的肉。

  2. 2023年9月6日 · 美洲螯龙虾 ( 学名 : Homarus americanus ),又被另取小名称为 波士顿龙虾 、 美国大龙虾 。 与真正野生生长于海水的龙虾不同。 分布于 大西洋 的 北美洲 海水水域,特别是 加拿大海洋省份 、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 、美国 缅因州 和 马萨诸塞州 。 美洲螯龙虾虽然名字中带有“龙虾”二字,但实际上跟 龙虾属 的物种在外型及分类地位完全不同。 美洲螯龙虾属于螯龙虾属,不属于分类学定义上的龙虾。 特征 [ 编辑] 体长从20到60公分不等,体重从½到4公斤不等;但根据金氏世界记录,最大的重达20.14公斤,全长从尾部到大螯尖端为1.06米,1977年捕获于 加拿大 新斯科舍 外海,是世界上可长到最重的海洋 甲壳类 [1] 。

  3. 龍蝦科 ( 學名 : Palinuridae )是 甲殼亞門 十足目 抱卵亞目 無螯下目 中的一個 科 ,現存12屬。 與龍蝦科最接近的是 蟬蝦科 ,兩者同屬無螯下目。 龍蝦肉質鮮美口感絕佳,是十分貴重的海產。 龍蝦是 巴哈馬 最重要的出口食品。 [1] 命名 [ 編輯] 《爾雅·釋魚》裡記載龍蝦:「鰝,大蝦。 蝦之大者,長二三丈,須長數尺,若此之類者名鰝。 「龍蝦」一詞最早見於明 王世懋 《閩部疏》:「最奇者龍蝦,置盤中猶蠕動,長可一尺許。 其須四繚,長半其身,目睛凸出,上隱起二角,負介昂藏,體似小龍,尾後吐紅子,色奪榴花,真奇種也。 」中文「龍蝦」即源於此。 分類 [ 編輯] 該科現存12屬、約60種生物: [2] [3] Jasus Parker, 1883.

  4. 剛孵化的龍蝦外觀呈扁平狀,顏色透明,具大而凸起的眼,稱為「葉狀幼體」。. 葉狀幼體具有些微游泳能力,對光線敏感,晚上會遷徙到較淺的水層,白天則沉降到較深的水層,浮游期間隨海流漂散,移動距離可達好幾百公里。. 龍蝦在這階段是許多魚類的食物 ...

  5. 波紋龍蝦 (学名: Panulirus homarus ),在香港俗稱作「青龍」,是 龙虾科 龙虾属 的一种动物。 波纹龙虾是群聚的夜行性海中生物,它们白天大都躲藏匿珊瑚礁或岩礁的缝隙洞穴里;到了晚上,才三五成群地爬出来找吃的,主要的食物是贝类和海底小生物,偶尔也会吃些藻类食物。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自非洲东岸至日本、澳洲、马克萨斯群岛。 台湾沿岸均有产。 香港有漁場人工養殖波紋龍蝦。 参考文献. ^ M. Butler; A. Cockcroft; A. MacDiarmid. Panulirus homarus.

  6. 一般市面販售之紅鰲螯蝦以60-75克居多若有重量超過200克以上之個體其滋味幾可媲美美洲螯龍蝦(波士頓龍蝦)等海水蝦類。 然因其為淡水蝦類的緣故,在肉質彈性與甜度上仍略遜於海水食用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