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5日 · 少吃對健康更有益. 一日三餐外加零食,一般人的身體常處於「持續進食狀態」中,不斷處理新食物而未能動用脂肪儲備。 英國薩里大學營養學資深教授Adam Collins博士表示,經常性斷食可以讓身體進行「清理工作」,改善新陳代謝及整體健康狀況。 一般進餐後,身體會從碳水化合物中吸收葡萄糖作為能量,但在斷食10至12小時後的空腹狀態下,體內的葡萄糖耗盡,這時肝臟開始把儲藏的脂肪分解成酮類的脂肪酸作為燃料,這一過程被稱為「代謝轉換」,也就是斷食能減肥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應避免. 有研究指,斷食能激活體內化學物質,鼓勵腸道有益細菌的生長。 倫敦國王學院的Tim Spector教授指,短時間斷食,例如不吃早餐,已可以讓腸道微生物繁殖,並以腸黏膜上的碳水化合物為食物,令腸道更健康。

  2. 2021年6月6日 · 眾所周知,不健康飲食習慣通常與吃太多富含糖、鹽和不健康脂肪的超加工食物有關。 兒科神經內分泌學家Dr. Robert Lustig在新書《代謝:加工食物、營養和現代醫學的誘餌和謊言》中,探討了加工食物如何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大流行。

  3. 2021年6月14日 · 不想心臟疾病埋身,原來不能單單以體重作為準則,欲減少患脂肪性心臟的機會,專家表示有3個方法: 1. 飲食. 要遵循有益心臟健康飲食,重點是水果和蔬菜、富含纖維的全穀物、海鮮、堅果、豆類和種子,將富含Omega-3的海鮮加入每周至少兩餐,以及每周安排幾餐不攝取肉類的素食餐。 2. 運動可以降低體內脂肪總量,包括心臟周圍的脂肪量。 Kenchaiah博士解說,足夠的運動量可以包括每天快行30至45分鐘,或者在一周中盡可能有幾日每天行10,000步。 美國心臟協會目前的身體活動指南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快步行、跳舞或75分鐘的有氧運動,例如跑步或踩單車。 3. 減肥可以減少心臟脂肪積聚,改善整體心血管健康。

  4. 2019年10月13日 · 不少肥人減了磅又反彈,原因何在?黃醫生解說:「減肥做運動及戒口兩樣都重要,不持續的話就會打回原形。有一個理論叫Set Point Theory,人體除了恒定體溫的機制外,也有一個自動穩定體重與體脂的機制。

  5. 2021年9月11日 · 專家指出,人們的飲食通常不含大量Omega-3,每周吃兩次海鮮,是增加這些基本脂肪酸攝取量的一個「基本法」。 三文魚Omega-3高. 講到海鮮類的Omega-3,三文魚是拋離同類的大贏家。 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建議,男性每天攝入1.6克Omega-3、女性每天攝入1.1克Omega-3,一份85克的三文魚,已超過這建議分量。 當中以阿拉斯加奇努克三文魚(也稱為帝王三文魚)、銀三文魚和紅三文魚是Omega-3含量最高的3種野生三文魚。 除了三文魚,還有其他種類的海鮮都有豐富Omega-3,代表者有蠔、扇貝和蜆等雙殼類貝類,這些海產不但Omega-3含量相對較高,從環境角度也是上佳選擇,雙殼類在養殖環境中飼養時不需要補充飼料,它們從海中獲取所有營養,並且可以過濾雜質並抵消進入環境的廢物。

  6. 2021年10月14日 · 減肥有助預防糖尿病。 不要喝含糖飲料、能量飲料、果汁;多喝水、無糖牛奶、咖啡和茶。 少吃蛋糕、餅乾等含糖多的食品,以及添加了果糖和多元醇的食物。 7. 選擇有益零食. 如果想吃零食,可以多吃如乳酪、無鹽堅果、水果和蔬菜,來取代薯片、薯條、餅乾、朱古力等。 8.

  7. 2023年12月30日 · 1. 盡量選吃原型食物. Naidoo考慮膳食成份時,優先選用未經加工或盡量少加工的食物,亦即是原型食物(Whole food)。 她舉例指,蔬菜、漿果、未加工的穀物和豆類是纖維的重要來源,對於腸道健康和創造益生菌繁衍的環境很重要。 而分子結構較複雜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蔬菜中的找到的,都是你身體需時處理、分解轉化速度較慢的成份,這代表進食它們可以幫助你避免血糖飆升。 她指出,健康的新陳代謝是抑制焦慮的關鍵因素。 2. 廣泛享用五顏六色的食物. 從深綠色的西蘭花和菠菜,到明亮的黃色胡蘿蔔和辣椒,Naidoo表示進食各種顏色的食物,可以確保多樣又穩定的營養供應,對於大腦的正常功能和平靜清晰的思維至關重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