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首先從落地至負重下肢必須保持平衡讓膝蓋逐漸彎曲從而卸力減少負荷此外擺動過程包括一條腿及另一側手臂向前移動若做到全身協調可以產生省力效果

    • 外展拇長肌伸展
    • 伸腕肌伸展
    • 屈腕肌伸展
    • 前臂肌肉伸展

    【作用】經常玩手機或抓握重物,容易引致媽媽手,此動作有助放鬆外展拇長肌。 【動作】拇指指向地下,其餘四指包圍拇指握成拳頭,手腕屈曲指向地下,直至外展拇長肌有拉扯感覺,左右手可以同時伸展,維持20至30秒,然後慢慢放鬆,重複動作,每次可做3至5組。

    【作用】經常用前臂肌肉勞動,容易患上網球肘,手肘外側痛,此動作可以伸展伸腕肌群。 【動作】手背向前伸,手指指向地下,另一隻手捉住手背,將手腕壓向身體,留意手肘要伸直。如想增加伸展效果,可以將手腕旋向外側,維持20至30秒,換另一邊再做。

    【作用】經常搬重物或導致手肘內側出現痛症,俗稱高爾夫球肘,此動作有助紓緩屈腕肌群。 【動作】反手向前伸,掌心向前方,另一隻手壓向掌心,留意手肘要伸直,將手掌旋向內側,會感覺到拉伸效果更明顯。維持動作20至30秒,換另一邊再做。

    【作用】長期對電腦工作,容易前臂肌肉緊張,此動作可以伸展及紓緩前臂肌肉。 【動作】雙手手背靠貼,右手搭在左手上,十指互扣,用下手(左手)幫助上手(右手)旋向內側,然後再用下手輔助上手手腕向身體方向屈曲,留意雙手手肘要伸直,在感覺到拉扯的位置維持20至30秒,換另一邊再做。

  2. 2020年6月8日 · 【明報專訊】面對全球人口老化,世界衛生組織倡導「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呼籲長者強化個人「內在能力」及建立合適生活環境,以達到保健功效。 樂齡科技結合了老年學及科技,提升年長人士生活質素、獨立生活和自理能力;不少樂齡科技產品亦適用於康復訓練。 即使是體弱長者,亦可配合樂齡科技,減緩乃至逆轉內在能力下降,讓身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功能。

  3. 1 天前 ·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去年10月引入輔助機械做脊椎手術,為本港首次使用該技術,至今為20名病人施手術。團隊稱手術效果理想,機械可精準引導至預先計劃的位置,並為醫生提供實時影像,可大幅提升手術精準度及安全,減少病人併發症風險,改善治療效果。

  4. 2022年2月12日 · 明報即時新聞. 留家抗疫,長者每日可多做運動活動筋骨。 康文署康文+++」facebook專頁發布短片由香港空手道運動員李嘉維示範適合長者的健體操有助長者增強下肢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力走路起來更靈活亦減低跌倒的風險。 第一部分的強化關節運動訓練,如轉肩扭腕、轉腳運動、站立踢腿等;第二部分的肌肉功能訓練,如左右側踏步、半蹲腿等,加強肌肉力量。

  5. 2020年6月1日 · 閉眼單腳企9秒 媲美年輕人 挑戰平衡力 做個不倒翁. 圖1之1 - 練平衡力——長者身體機能退化,平衡力大不如前,物理治療師建議 . . . . . . (設計圖片,Kenishirotie@iStockphoto). 【明報專訊】老來要做不倒翁,平衡力十分重要。.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 ...

  6. 2023年5月15日 · 靈活度大減 手臂難伸直. 中醫稱肩周炎為肩凝症、漏肩風,屬痹證範疇。 註冊中醫倪詠梅指出,此症「以肩部疼痛沉重,活動受限為主要病徵。 病人一般難以完全伸直或後屈手臂,影響日常生活,如無法拿花灑、握扶手;嚴重者洗頭、梳頭、穿衣服、女士扣胸圍也有困難。 曾治療過最嚴重的個案,手稍為上提已痛,連刷牙也不能」。 她強調,肩周炎不一定於50歲或以後才出現,有病人早於20至30歲便患上。 「病因是肩關節周圍筋肉組織退化性病變,使其感到肩膊痠痛或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