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8日 · Instagram創辦人用5分鐘法則戒甩拖延症 本港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創新高,打工仔要保住飯碗,就要在工作上好好表現,減少被裁員的機會。 不少打工仔都是「拖延症」患者,常將工作推遲到限期前一刻才完成,拖慢了工作進度。

  2. 2023年12月12日 · Instagram年終報告調查2024年趨勢發現,三分之一的Z世代將「自主創業」作為積纍財富的最佳途徑,98%的人在職場生涯的開端就已經對工作倦怠。 該調查數據來自印度、巴西、韓國、英國和美國的5000名Z世代受訪者。

  3. 2012年4月13日 · 本周最受注目的科技界大事,自然是社交網絡facebook宣布斥資10億美元收購拍照應用程式Instagram的開發商。 10億美元對一家成立僅1年多的公司來說,可謂天降橫財,創辦人袋袋平安之餘,也反映出現今的科技及互聯網業界,果真是社交為上,沒有社交概念的便沒有發財的空間。 根據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所言,收購Instagram並不是facebook經常作的商業行為,對facebook而言這是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這是我們首次收購一家產品有這麼多用戶的企業……我們不打算有更多類似的收購。 薑餅人作為iPhone用戶多年,早知道Instagram這個程式,但正如跟成千上萬的拍攝及相片相關程式一樣,很快就會被放在手機內,久不久才會開啟一下發張照片。

  4. 2023年12月14日 · Malinsky自2013年起開始使用IG,與親友分享日常照片,同時也一度沉迷於上面的明星八卦。 今年6月,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把假期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刷IG上,卻沒有在海灘上嬉戲,一下子感覺糟透了。 於是她決定馬上停用IG,當場刪除了賬號。 她表示:「從那以後,我的生活變得既緩慢又豐富。 滑手機令人感空虛. Malinsky表示,與朋友聚會、觀看演出或製作新食譜都會讓她欣喜,但滑手機總是令她感到非常空虛。 根據心理健康網站Psych Central的說法,這是因爲你在社交媒體上關注的賬號往往會展現一種看似完美但不切實際的生活方式。 這可能會讓你比較自己,並不可避免地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 多項研究表明,社交媒體具有成癮性。

  5. 2018年10月9日 ·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6. 2019年10月2日 · 營運IG網店的初期,除了兼顧學業,Hoiyi還有一份兼職,後來因分身不暇,最終辭去兼職工作。 雖然香港生活較吃力,但Hoiyi卻暫時未後往外闖的念頭,除了是因為家人都在香港之外,亦因為她認為香港機會不少。

  7. 2021年12月10日 · 由於父母都是生意人,感受過事業不穩定的時候,因此不希望J Lou有一樣的人生。. 「在我成長期(媽媽)不斷提醒我長大後要做醫生或律師,要找一些穩定的工作做。. YouTuber工作不穩定,有機會沒有收入,需要靠做副業維持,但亦有機會薪酬可達6位數字。. J Lou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