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7日 · 譯文. 孔子說:「仲由,你聽說過六種品德與六種弊病嗎? 」子路回應:「沒有。 」孔子說:「坐下! 讓我告訴你。 喜好仁德而不好學習,弊病是『愚昧無知』;喜好聰明而不好學習,弊病是『放蕩不羈』;喜好信實而不好學習,弊病是『賊害自己』;喜好直率而不好學習,弊病是『尖刻傷人』;喜好勇敢而不好學習,弊病是『搗亂闖禍』;喜好剛強而不好學習,弊病是『狂妄自大』。 模擬試題. 1、試解釋以下文句中加粗的字。 (6分) 一、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二、吾語女. 三、吾語女. 四、其蔽也「愚」 2、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6分) 一、「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二、「居! 吾語女」 參考答案. 1. 一、聽說. 二、告訴. 三、你. 四、愚昧無知. 2. 一、「仲由,你聽說過六種品德與六種弊病嗎?

  2. 2018年1月8日 · 該校的前副校長梁植穎眼見英皇書院的發展變遷對香港教育發展及歷史均有深遠的影響,於是在退休後溯本尋源,力證英皇起源於1857年政府開辦的國家義學,至今已有160年歷史,更確定英皇昔日並非純男校。 他將蒐集所得的文獻資料、歷史圖片編輯成書,整理出香港的書院發展史及解讀英皇的建築結構,有關考證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丁新豹的認同。 曾於英皇任職逾30載的梁植穎,於2000年退休後溯本尋源,經過4年的考證,從政府憲報,藍皮書及行政報告記錄等,考證出英皇書院開辦至今160年,是中英雙語教育歷史中最悠久的官校,他更將蒐集所得的文獻資料編輯成書《官立英皇書院創校160周年紀念文獻圖片集》。 梁植穎昨聯同部分舊生出席新書發佈會,介紹考證的成果。 曾四遷校址兩易名.

  3. 2016年7月22日 · 副團長:張廣成 馮靜岳 劉浩波 蘇日偉 柯燊榮 張廣龍. 鄧潔玲 許峻嘉 劉婉雯. 團員:李國昌 龔文茂 葉可澄 黃國生 陳耀昌 楊茗棋. 王賢智 林子浩 ...

  4. 2008年1月11日 · 陳智德. 抗戰期間因特殊的戰略形勢,香港成了華南地區抗戰文藝的樞紐,內地作家一時雲集香港,在當時的《星島日報.星座》、《大公報.文藝》、《立報.言林》以及《大眾日報.文化堡壘》等報刊上繼續發表抗戰文藝,這情況維持至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戛然中止,十二月八日,日軍突然空襲香港,當警報響起,不少市民都以為只是演習。 當日任職《星島日報》副刊編輯的戴望舒仍堅持回到報館工作,他把原有的「星座」版改為「戰時生活」,在十二月十日的版面,刊發了徐遲的《太平洋序詩──動員起來,香港! 》,為香港的抗戰文藝劃下轟烈的句號。 接著是轟炸、殘害和躲藏,由四一年底至四二年初,在中共黨中央安排下,三百多名文化界人士,包括茅盾、夏衍等從內地南遷香港的作家,由東江縱隊經水陸兩路護送離港,但戴望舒仍留在香港,一度遭日軍逮捕下獄。

  5. 2016年1月22日 · 常務顧問:李錦霞 邱允強 施能智 蔡文滔 蔡世盛 陳盈盈 陳忠榮 龔詩鍬 王善壽 王善德 姚淑英 高麗真 蔡世山 盧一群 龔維典 龔潔盛 郭智識 姚慶賢 ...

  6. 2018年9月25日 · 昂膛山人. 當本山人仍是小學生的時候大概是1940年代至1949年代的時期吧還記得求學的目的是以四育為重要的方向。 本山人讀書的主要目的是在智育方面,即書本的內容,例如要多認識一些字的寫法和意義,當然也要學數學和其他理科;那時還相當重視珠算的(即打算盤),因為那時是沒有計算機;還有一科叫做「尺牘」,是教我們如何去寫一封得體的信件,主要是致函給親朋的信件,但既然已身處學校之內,又當然要接受德育教育,雖然是有些抽象的意念,但道德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當時因遭人歧視為「東亞病夫」,所以學校內也很熱心去提倡體育的。

  7. 2016年7月13日 · 1. 「必要的沉默」︰重點在於記事,反省為何該情況必須沉默。 除此以外,同學也可以思考君子慎言的概念、因事制宜的態度、略寫沉默在什麼時候不合理。 (例如面對不公義時,應該不平則鳴) 2. 「能手機」︰雖然重點為記述沒有帶手提電話如何令同學更能欣賞身邊的一切美好事物,留意他人的需要。 不過,同學不能一面倒反對或貶低手提電話,可以在結尾部分提到,最重要的是平衡和節制,手提電話有其重要性。 3. 「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不少同學都會將重點放於論述夢想的意義。 議論文強調引經據典、舉名人論證,近幾年不少同學闡述時都能舉出古今中外的例子。 不過,題目的另一部分是「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因此同學闡述時應該提到夢想為何被認為不切實際? 又或那些名人堅持夢想時如何被奚落嘲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