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5日 · 教育費的支出,大致可以分成3大區塊:其一為「學校開銷」,孩子接受國民義務教育,這部分的費用相較其他兩者來說並不貴,儘管念的是私立學校,學費對雙薪家庭的父母來說,應還算負擔得起。 龐大的教育費用主要是來自於——「生活雜支」與「培養教育費用」。 一位客戶跟我分享,他的孩子光培養教育費用,每月就至少要2~3萬元,這費用還不包括日常的生活雜支;再者,臺灣父母有讓孩子提早遊學的習慣,遊學一次(一個月)的費用是30~50萬元起跳,加總下來教養的費用壓力愈發沉重。 或許很多民眾會覺得,生活雜支與培養教育費用可以降低,能省下多少就多少,但在社會上人們愛比較的環境下,父母沒有在教養上多做一些努力,可能會讓孩子在同儕間陷入格格不入的窘境。 這價值觀雖然不盡正確,但卻很真實。 取決「預算」及父母「理財態度」

  2. 2020年10月1日 · 1280. 0. 模仿與學習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不帶有主觀想法,後者則帶有自身的意識。 當夥伴在仿效績優業務人員時,只模仿表皮不過是囫圇吞棗,要透過用心思考的學習,才能真正成長與進步。 國泰人壽立祥通訊處處經理張奇仁認為,人都是想要進步的動物,一個嬰孩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無非就是希望自己能跟別人一樣,這是一種想自我提升的天性,而非想要與人比較。 而模仿便是學習的初始,也是最基本的動作,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模式,進行參照及比照,藉由複製的方式試行之,端看自身能否從中得到一些最基礎的技能或是技巧,讓自己可以跟模仿對象站在同一個水平上。 模仿與學習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不帶有主觀想法,後者則帶自身的意識。

  3. 2023年10月1日 · 1.強化能力。 這類學習內容最常見的就是學習商品知識、金融資訊、銷售做法等與保險直接相關的內容,不過林千鳳強調,有些非直接相關的能力同樣也在業務員應該學習的範疇之內。 例如,曾經有位夥伴明明活動量很夠,一日三訪從不懈怠,業績依然不見起色,後來林千鳳在某位客戶的啟發之下,將這位夥伴帶去上了形象管理的課程,不久後業績果然得到很大的突破。 這類課程有時候在網路上也能找到許多資訊,但透過課程能夠系統性地學習,將內容轉化為確實能夠改變自己的做法,而非只是單純地蒐集資訊卻無從下手。 而這正是花錢系統性學習,而非在網路上隨意蒐集資源的優勢之處。 2.知所以然。 許多時候,業務員雖然會銷售商品,但要是再更深入探討相關議題,卻又因為未曾涉獵而啞口無言,前述林千鳳銷售終身壽險卻無法回答客戶疑問,便是最好的例子。

  4. 2023年7月1日 · 新世代年輕夥伴擁有較大的獨特性與創意,更傾向先瞭解事情的核心價值,才能找到執行力和動機;因此,溝通成為帶領年輕夥伴的主要課題,要怎麼說出年輕夥伴聽得見的話?. 又該如何給予肯定,讓夥伴在從業道路上勇往直前?. 而《淬練》一書中,陳禮祥也 ...

  5. 2019年6月1日 · 以下整理出4個方法,供主管們參考與學習: 1. 組織有活力、有內容的團隊早會. 綜觀保險業大多數團隊的早會情況可以發現,夥伴之所以不願意每天按規定出席早會,是因為早會較乏味,沒有內容、沒有活力,覺得參加早會浪費時間,如此一來,團隊的學習氛圍就會愈來愈弱。 若要塑造團隊學習文化,主管應重視早會的經營,把早會變得有活力、有內容。 主管可以提前規劃早會內容並在團隊中預告,用學習內容吸引夥伴參與,一些優秀團隊甚至會提前一個月做好整個月的早會規劃,預告每天早會的主題及講師名字等。 同時,團隊早會要有活力,還可以在早會中加入互動的小遊戲,讓夥伴一天都有好心情。 2. 獎勵學習補貼. 懶惰是人性的弱點,會讓人不自覺就放鬆了學習,轉而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其他地方,如看電視、滑手機等。

  6. 2022年11月1日 · 讀聽看問做,學習的5個環節. 學習的途徑從來就不只是教室、書房。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獲得知識與資訊固然很重要,但是該如何將這些知識與資訊活用到實際展業的過程,需要結合實際的經驗,甚至是親身實踐之後,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相對的,如果沒有充足的知識與資訊,即使經驗再怎麼豐富,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甚至會因為缺乏專業知識,而讓銷售淪為空有話術的無根浮萍。 《商業周刊》的創始人何飛鵬在其著作《自慢》系列中曾經提出學習5法:讀、聽、看、問、做,從5個方向闡述了學習的各種途徑,而這個觀念對於保險業來說也是同樣適用的: 在讀中學: 透過閱讀或上課的方式,從先進者獲取知識、做法與經驗。

  7. 2019年6月1日 · 「你是要來當處經理的! 江翊瑞16歲出社會,歷經家庭變故,他必須半工半讀賺取自己的學費與生活費,更要負擔房租費用。 他曾歷經餐飲業,也在百貨業工作過,當時的他只是想透過工作習得一技之長。 但到了20歲,江翊瑞發現自己所在的工作環境,僅能維持生活,卻無法改變生活。 若想改變生活,那他勢必要從事不同於一般人的產業類別,因此那時他想到了業務。 「那個時候其實有蠻多選擇,有房仲、汽車業務等,但是我後來發現一件事情,『這些都是工作,而不是事業。 』」 江翊瑞描述當時的心境:「我想要創造一個未來的生活樣貌,是能夠透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事業版圖。 而這個事業版圖他可以創造我的生活,不管是時間或是金錢上的改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