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7日 · 2021年11月7日星期日. 香港常見鷺鳥大、中、小白鷺怎分辨?. 濕地公園教睇嘴、體型、腳趾 (13:45) 圖9之1 - 小白鷺(左)、中白鷺(中)及大白鷺(右)外觀相似,可從體型、 . . . . . . (香港濕地公園facebook圖片). 在濕地公園不時會見到鷺鳥的蹤影,香港濕地 ...

  2. 2021年6月1日 · 香港動植物公園飼養了不少鳥類,瀕危的黑臉琵鷺是其中一種。 康文署轄下facebook專頁「康文+++」近日上載短片介紹兩種「長嘴鳥」,除了大家熟悉的黑臉琵鷺,還有「由頭紅到腳趾尾」的紅䴉。

  3. 2021年3月28日 ·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與香港觀鳥會教大家憑聲辨鳥,近日推出「野鳥歌唱家」海報,涵蓋本港出沒的噪鵑、暗綠繡眼鳥(相思)、鵲鴝(豬屎喳)、八哥、樹麻雀等12種鳥,每隻鳥圖旁邊都有二維碼,「掃一掃」即可聽鳥聲認識12種雀鳥。 《明報》電子平台組綜合漁護署、香港觀鳥會、康文署網站的資料,讓大家一文辨清12種雀鳥特性及鳥鳴聲。 點擊觀看更多圖片. +5. 1. 噪鵑的鳴唱聲為重複的「ko-el、ko-el」,持續響亮且漸漸提高音調。 夏季在市區的大型公園及樹木生長的開闊地方都可以聽到噪鵑的叫聲。 【音檔: 噪鵑叫聲 】 2. 暗綠繡眼鳥(相思) 暗綠繡眼鳥(又名相思)身上呈鮮綠色,喉和尾下呈黃色,具明顯白色眼圈,叫聲是輕柔而有點顫抖的「吱」聲。 【音檔: 暗綠繡眼鳥叫聲 】 3.

  4. 2020年8月2日 · 青蛙屬兩棲類動物,春夏季是牠們的繁殖季節,大家在夜裏不難聽到青蛙呱呱叫,甚或會巧遇「癩蛤蟆」(黑眶蟾蜍)隨街跳的景象。 6個年輕人組成Wildlife Avengers,用了大半年時間,收集全港24種本地兩棲類動物相片,製作首張香港兩棲類動物圖鑑海報。

  5. 2023年5月7日 · 香港可見鵯屬雀鳥. ‧紅耳鵯: 有高聳的黑色冠羽,臉上有紅白色斑,容易辨認,未成年鳥臉上沒有紅斑。 紅耳鵯為廣泛分佈、香港常見的留鳥。 ‧栗背短腳鵯: 黑色頭頂,頭部略具冠羽;上體呈褐色,喉部和下體純白。 廣泛分佈於香港的樹林。 ‧綠翅短腳鵯: 有蓬鬆的短冠羽,頭部褐色,上體橄欖色,下體淡褐色。 綠翅短腳鵯是較為少見的留鳥,過往紀錄地點有大埔滘、梧桐寨等。 ‧白頭鵯(又稱白頭翁): 頭部黑色,頭後白色且耳羽有白色斑,全身大致呈橄欖綠。 白頭鵯為常見留鳥,廣泛分佈於香港。 ( B仔自然教室facebook /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 紅耳鵯(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片段) 綠翅短腳鵯(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片段) 白頭鵯捕食畫面(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片段)

  6. 2022年4月6日 · 1. 八聲杜鵑 ——小型杜鵑,屬過境遷徙鳥及夏候鳥。 頭部灰色,虹膜紅色,嘴黑色,腳黃色,背及翼灰褐色,下胸至尾下覆羽橙褐色。 八聲杜鵑的鳴唱聲為八音節,前三聲長而慢,後五聲則短而急。 灰色型雌鳥與雄鳥同型,赤色型雌鳥主要為紅褐色,全身具深色橫紋,會托卵寄生於長尾縫葉鶯等鳥巢。 【知多啲: 八聲杜鵑 】 2. 噪鵑 ——大型杜鵑,為常見留鳥。 雄鳥全身黑色,帶藍色光澤。 虹膜紅色,嘴淺綠色,腳灰藍色。 鳴唱聲為響亮重複的「餓痾——」聲,其速度及音調會逐漸提高。 雌鳥全身褐色,具淺色斑點和橫紋,會托卵寄生於黑領椋鳥、黑臉噪鶥及紅嘴藍鵲等鳥巢。 【睇片: 噪鵑 】 3. 大鷹鵑 ——大型杜鵑,屬春候鳥及夏候鳥。 虹膜橙黃色,眼圈及腳黃色,嘴灰黑色。 頭灰色,背深灰褐色。

  7. 2021年7月15日 · 動植物公園「長嘴」雀鳥:紅䴉「由頭紅到腳趾尾」 黑臉琵鷺 似琵琶可感應水中獵物【短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