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玛利诺神父教会学校,中学部位于香港九龙大坑东桃源街2号;小学部则位于香港九龙长沙湾海丽街11号,是一所天主教的资助小学及直至2008至2009学年,全校学生共965人。

  2. 播报. 编辑. 中学学位分配办法是一为期两学年的程序,以下年份均以派位年份作准。. 1950年代至1978年. 主条目:香港小学会考和香港中学入学考试 1950年代之前,香港政府对中学学位分配并无任何干预。. 小学生毕业后如欲升学,需要自行找寻中学。. 1950年代 ...

  3. 小升初派位分两种,第一种是推优生在全市重点中学范围内进行首轮派位,也就是小派位,第二次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二轮派位通常叫大派位。 一般而言,小升初派位指的是大派位,也就是电脑派位。

  4. 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英语: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简称SSPA,广东话俗称升中派位)是分配香港中学学位的一个程序。香港的学生于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须参加一套由教育局(或其前身)制定的升中程序,决定学生所升读的中学。

  5.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于1911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发起人是 华尔实 (James Anthony Walsh ,1867-1936)和波拉斯(Thomas Frederick Price,1860-1919)2 神父

  6. 圣类斯中学前身为建立于1864年的男童教导所(名为养正院),这是天主教在港岛西区建立的第一个传教点,养正院由一华藉司梁神父(M.Leong)主管,并聘请了两位教师给两位杂工,收容了六十多名需要学习手艺的男童,并于后来改名西环教导所。

  7. 指 1978 年前,学生完成小学 6 年学业后, 需参加一次公开考试,即小学会考。. 只考中文、英文、数学三科。. 学生的会考成绩可作为分配初中学额的依据,成绩不及标准的学生,则分配不到学额。. [1] 中文名. 香港小学升中试. 施行地区. 香港. 1978年 9月实施九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