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7日 · 作法分析. 學習重點:睹物思人,託物寓興. ?〈白髮與臍帶〉一文顧名思義是寫「白髮」和「臍帶」。 當兩樣事物並列,則觸發讀者無窮聯想:是誰的白髮、誰的臍帶? 兩者收藏在什麼地方? 為何作者偏要以它們為題,而不寫其他事物? 它們到底有何象徵意義? ?文中的白髮與臍帶均收藏在抽屜的隱蔽處。 ?抽屜,是供人盛東西的匣子,在那隱蔽角落收藏着的,可能是你珍而重之的寶物,也可能是你不為人知的傷痛。 ?臍帶,是子女與母親血脈相連的信物,是你生命的開端。 ?白髮,是母親為撫育子女而年華老去的象徵,是她生命的盡頭。 ?看到故人留下的物品,自然會想起他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或他與你共同的回憶、難忘的經歷,因而引起對他的思念。

  2. 2022年2月25日 · 我們可以怎樣運用這種方法呢? 例如,當要安排文中的「我」明白「團結比孤軍作戰更好」這個道理時,我們可以藉描寫景物的特點,觸發心中感悟。 .由物∕及人∕ (表) 【立意參考:找到適合的地方發揮所長才能成功】 如作者所引用《晏子春秋》的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事物的狀况隨環境而改變,人能否成就光輝的色彩,也在於自己能否找到發揮所長的地方。 若題目如下,我們可以怎樣構思立意呢? 題目: 炎炎夏日,女孩看見沙灘上有一點點光,光芒跳躍如火,形狀多變如星,色澤幻化如珍珠,好看極了! 她一時好奇,照着一點光走去撿起那東西,跑回柳蔭下細看,才發現是石片。 這小石片極為平凡,只有幾道石紋,並不算美,放在手中,不見有彩,拿近眼前,黯然無光。 女兒納悶地問父親:「怎麼那燦爛的光竟變成了石片?

  3. 2021年11月19日 · 他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能展現「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美德。. 試撰寫文章一篇,描寫這位人物的言行。. (2020文憑試) 學生姓名:陳奕琳 (沙田培英中學,中六級) 學生示例. (第1段)結束了一場聚會,我又匆忙奔赴下一個約會。. 這次,我提早到達目的地,靜候 ...

  4. 材料:紅蘿蔔三兩、玉米鬚一兩. 製法:六碗水煎至兩碗水,早晚飲一碗. 適用:急性腎炎. 授課時候,學生常問,蘿蔔是否破氣?. 食完人參,是否不應食蘿蔔?. 蘿蔔絕非破氣之物,合理進食,對人體無害,反有好處,例如寬利胸膈、通利大小二便、化痰消積 ...

  5. 2022年11月22日 · 2022年文憑試卷二評分. 【明報專訊】2022年卷二題三「與其一生專精一事,不如發展多元人生」,暗含後者比前者優勝的意味。 考生若同意,須指出「發展多元人生」如何勝於「一生專精一事」;若不同意,須指出「一生專精一事」有比「發展多元人生」優勝;若認為兩者不相上下,須剖析各有優劣的條件;若認為需視乎不同人的選擇,則須明確指出抱持不同人生態度或價值觀的選擇,以闡明立場。 不論考生持什麼看法,務必仔細論述兩者的差異,更要緊扣「專精」、「多元」與「人生」的關係。 文:滙基書院 (東九龍)2022文憑試考生 李博賢. 不少人一生都只專精一事,他們認為人生唯有專精一事才能取得成就。 因此,現在仍有不少人一生都只專注做一件事,為求在一個領域有所成就,甚至只是希望有安穩的生活。

    • 白百何 文章1
    • 白百何 文章2
    • 白百何 文章3
    • 白百何 文章4
    • 白百何 文章5
  6. 閱讀篇章:〈白髮與臍帶〉——林文月. 【明報專訊】 原文. (第1段)害怕整理梳妝枱的抽屜,大概是出於一種逃避心理。. (第2段)在那些瓶瓶罐罐瑣物雜陳的後段隱蔽處,有兩樣心愛的東西,每回見了,都令我十分心痛。. (第3段)這些年以來,我已經深切體會 ...

  7. 2021年1月29日 · (文章摘錄自《我香港,我街道》,同時收入麥樹堅個人散文集《板栗集》) 作者簡介 麥樹堅,香港作家,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一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