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盧醫生續稱:「現時醫生普遍採用全切除方法處理甲狀腺癌除包括切除主瘤還有頸部中央淋巴切除。 視乎是否存在兩旁淋巴結轉移的機會和風險,氣管兩旁的淋巴結也有被切除的必要。 」甲狀腺癌手術的安全性極高,且奉行微創的原則,切口普遍不超過四公分。 雖然如此,約千分之三病人會出現術後出血、千分之五存在聲帶麻痺的機會和百分之一至二出現低血鈣或副甲狀腺受損等併發症。 放射碘減復發風險. 基於甲狀腺具有吸收放射碘的特性,周醫生解釋:「可透過碘的放射性把術後的殘餘腫瘤殺死,以防復發。 現行服用的劑量並不會對病人的健康構成威脅,然而多次高劑量服食放射碘,則有機會導致不育或增加生產畸胎的風險,建議接受放射碘治療的病人短期內避免懷孕。 另外,體外放射治療能透過高能量X-光照射腫瘤,同屬有效的輔助治療。

  2. 「牛皮癬」正名「銀屑病」,是一個長期、慢性的免疫系統問題,亦是能治之症。 皮膚科專科景勳醫生 指出,現代治療銀屑病的目標是在於能理想地控制病情,同時能處理銀屑病關節炎、緩和皮膚症狀及改善外觀、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目前銀屑病的治療藥物種類不同且各有療效,包括: 1) 局部外用藥膏. 外用藥膏主要有類固醇藥膏、維他命D藥膏及焦油。 其中類固醇藥膏較為常用,但會導致皮膚變薄、出現萎縮紋等副作用,故不宜長期使用藥性太強的類固醇藥膏。 維他命D藥膏雖不會引致以上的副作用,但療效相對較慢,值錢亦較昂貴。 2) 紫外光治療. 此類治療是較有效的方法,加上紫外光對身體內在的影響較少,相對亦很安全。 不過,患者每週需到診所2-3 次接受治療,皮膚改善也需時;治療後,皮膚可能變黑、留有色斑、甚至灼傷。

  3.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編輯委員會. 名譽顧問:文志衛醫生. 總編輯 :何立言醫生. 編輯委員:林建文醫生、李卓文醫生、朱永康醫生、何國樑醫生、趙鋒醫生. 結構複雜而精密的泌尿系統,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但大家對它的認識,又有多深入? 為何會有腎石? 年紀大是否就會有排尿困難? 為何常常「笑到瀨尿」? 陰莖彎曲會影響性生活嗎? 甚麼是陰囊靜脈曲張? 為何有幾次精液都是啡啡紅紅的,是患癌嗎? 不必再滿腦疑團。 精選30條最貼身、最熱門、最常見泌尿科疑問的《泌尿解碼 ─ 30個你最想知道的泌尿科問題》,會給你深入淺出而專業的解答。 上則標題: 《說骨療讀》 下則標題: 《肺癌全攻略》

  4. 2012年02月號. 醫生: 寵猷醫生 (外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是胰臟癌的一種,發病初期徵狀並不明顯,患者後期才會感到明顯不適。 個別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會分泌不正常荷爾蒙,令患者出現典型綜合徵狀,例如:分泌過多胰島素令患者血糖過低,導致頭暈、飢餓、冒冷汗或手震;分泌過多血清素令患者嚴重腹瀉,甚至多達每天10次,或影響心肺功能,令其出現類似哮喘發作的氣促情況。 外科專科寵猷醫生. 神經內分泌細胞可不經神經線傳遞訊息,例如只透過分泌荷爾蒙,便可控制其他細胞的功能或生長。 每個器官,尤其屬腺體的內分泌器官如甲狀腺、腎上腺、胰臟的胰島,甚至每組細胞附近,也存在神經內分泌細胞。

  5. 2017年6月17日 · 首頁 » 講座/活動登記. 香港浸信會醫院健康講座系列:常見泌尿外科病症. 日期: 2017-6-17 (星期六) 時間: 下午2:00至3:30. 地點: 香港浸信會醫院D座9樓禮拜堂 (九龍窩打老道 222 號) 主講嘉賓: 俞昌醫生 (香港浸會醫院駐院泌尿外科顧問醫生)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血尿.腎石.前列腺增生.膀胱過度活躍 (尿頻、夜尿) .泌尿科癌症: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 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負責人體新陳代謝的各種廢棄物排出體外,泌尿器官出現的相關疾病不但會影響人體排毒功能,有些更會威脅生命,不得不防!

  6. 生活閒情. 健康教育講座. 醫緣相聚. 《自信從「齒」開始2》—牙齒微創修復美學. 《句句有骨》— 香港大學骨科專家與你破解37個骨科迷思. 《醫與研》. 《肺癌全攻略》. 《泌尿解碼》.

  7. 地點: 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92至194號協成行九龍中心2樓 (佐敦站 D出口,大廈正門位於柯士甸道) 主講嘉賓: 施永健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何鳯玲博士 (資深臨床心理學) 、何嘉保博士 (香港及澳洲註冊臨床心理學) 隨著基因等分子檢測技術的進步,現在已可因應腫瘤的基因特性來協助制定針對性個人化治療,然而當中患者有甚麼需要注意? 不同的癌症檢測,我們如何選擇? 癌症是生理病,也是心理病,因此治身外也要治心。 是次講座同場更有臨床心理學分享病人及照顧者心理健康的相關資訊,誠邀您一同參加! ** 票務安排 **. 基於環保理由,由即日起任何人士以網上登記方式報名《健康動力》雜誌的醫學專題講座/活動,將不會收到郵寄門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