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2日 · 港產科學家兼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早前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生命科學獎」,投入逾20年時間研究無創產檢,全球每年有逾700萬名孕婦受惠。 自小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盧煜明,於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畢業後,負笈到英國讀醫,1997年回流香港後一直在中大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他明言,23年來未曾想過離開香港發展,「香港是我的家,每位學生將來有機會是我的繼承人。 盧煜明出身於醫學世家,父親是青山醫院前院長、精神科醫生盧懷海,自小就聽父親講醫學事。 耳濡目染下他對科學產生興趣,課餘時間愛看科學雜誌,小學由較顯淺的《Discover》起步,到中學看《Scientific American》。 【前企業高層韋寶華如何享受退休生活? : 按此 】 自嘲「頑皮仔」 幼園操行僅丙減.

  2. 2023年10月28日 · 很多以提早退休為目標的人士,由於要在縮短的時間內賺取足夠的淨資產,必須精打細算,沒有多少犯錯的餘地。. 全無回報的重大投資或不必要的鉅額消費,可能會破壞財富增長,推遲退休計劃。. 現年53歲的前稅務律師Alex Trias成功在41歲那年退休,目前與同樣 ...

  3. 2023年7月28日 · 分享:. 盧啟賢的名字近年經常出現在報章、新聞上,無論是娛樂版或是財經版,因為他既是藝人廖碧兒的前男友,也是盛傳身家億萬的富二代。. 然而,美國《福布斯》最新剛刊登一片調查報道,稱他在資產及學歷上都有所誇大、造假,更直斥他是"Desperately ...

  4. 2024年5月15日 · 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相關文章: 【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數碼銀行平台Cashe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meetha Ghosh認為,20多歲是作出良好財務決策的最佳年齡,最好開始小額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終生持續,而不是等到50多歲時才開始大筆投資。 愈早啟動,本金和利息的價值將隨時間而發揮複息效應,將產生更顯著的回報。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5. 2019年1月15日 · 分享:. 政府計劃調高長者綜緩合資格年齡至65歲引來社會爭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更於14日發表「60歲中年論」,指「當大家都120歲時,60歲才算是中年。. 」引來不少批評。. 如果在香港60歲才算是中年,那麼全球各地退休年歲是幾多歲?. 幾多歲開始可領 ...

  6. 2024年5月29日 · 1. 最高齡兩國保持低通脹低利率. 義大利和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兩個國家,多年來卻一直保持低通脹和低利率。 經濟學家新見洋子 (Yoko Niimi)和Charles Horioka在201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日本老年人每年的支出僅佔其淨資產的1%至3%,這意味著許多人去世時都很有錢。 Horioka與Luigi Ventura合著的另一篇論文則發現,義大利有40%的退休老人持續累積財富。 2. 老年消費相關指數跑輸大市. 《經濟學人》指,金融市場的一些證據也表明,嬰兒潮世代比前幾代人更加吝嗇。 MSCI有一項指數,追蹤提供老年疾病治療、休閒旅遊及抗衰老護膚產品的公司,過去5年,該指數的表現落後於大盤,年化報酬率每年減少1個百分點。 投資人押注嬰兒潮世代是囤積者,而不是揮霍者。

  7. 2021年5月13日 · 【背景】 姓名:Lyman. 年齡:40歲. 職業:私人執業專科醫生. 家庭:已婚,育有兩名分別1歲及4歲女兒. 【現有資產】 港元存款:1,400萬元. 強積金累算權益:70萬元. 股票:60萬元. 自住物業:1,500萬元. 資產總值:3,030萬元. 【每月收支】 收入. 每月個人收入:80萬元. 開支. 家庭及個人開支:15萬元. 強積金供款:1,500元. 保險保費:4.5萬元. 【每月結餘】 盈餘:603,500元. 了解過Lyman的基本家庭狀況後,其實他最大的煩惱是現金流入及流出相差太遠。 雖然未計交稅,現時每月支出近20萬元已不是小數目,但相對每月入息約80萬元來說,只是不多於25%,還有盈餘75%。 眼見每月有盈餘60萬元,而不知如何管理自然感覺煩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