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5日 · 46地納強檢 涉5餐廳含翡翠明珠廣場大家樂、灣仔鍾菜館及康怡廣場海港薈等. 46地納強檢,涉銅鑼灣翡翠明珠廣場1樓大家樂等5家餐廳。. 資料圖片。. (宋碧龍/大紀元). 朗文報道. 2022年06月05日 12:52AM. 政府昨晚(6月4日)刊憲,有46個指明地方被納入強制 ...

  2. 2011年8月26日 · 走近餐飲大亨─胡. 文 | 梁珍 圖 | 余鋼. 「每一個崗位都有他的專業,亦不要看低別人,就算是一名雜工,亦也有他一技之見。. 」─ 胡珠. 胡珠的名字,在香港餐飲界可謂無人不識。. 除了世界與御廚大師楊貫一之外,他是香港唯一另一位獲得銅紫荊 ...

  3. 2023年7月27日 · 南朝才女沈滿願有一首《詠步搖花》,「珠華縈翡翠,寶葉間金瓊」,描述步搖珠光寶氣的外觀,以及若隱若現的葉片垂飾;「低枝拂繡領,微步動瑤瑛」,道出佩戴步搖的女子嬌美靈動的情態。

  4. 2020年9月22日 · 2020年09月22日. 石山新時評頻道已經開幕,香港時間每晚9點(除周五外)首播。. 石山被朋友稱作「國際盲流」:在中國北方是南方人,在中國南方是北方人,在香港是大陸人,在歐洲是香港人,在外國是中國人,在中國卻是外國人。. 從一出生就被注定 ...

    • 「龍」的傳人
    • 大坑舊事憶人情
    • 用心承傳 推動大坑火龍文化館建設

    輝哥與大坑火龍的緣份深厚,自幼便觀看火龍長大,六、七歲就開始舞雲燈,十五歲開始舞龍身,十七、八歲便參與舞龍尾,其後龍珠、龍頭都親身舞過;他青年時代便跟著前輩學習儀式,入廟協助開光、點睛等等,熟悉客家話的他也能夠領會儀式中的用語,繼承前輩流傳下來的傳統。前輩認為輝哥對舞火龍「有歸屬感」,1997年,將舞火龍總指揮一職交由輝哥接棒。多年來,輝哥盡心盡力地繼續做同一件事。他提到:「我教人紮龍、舞龍、編排所有火龍的程序,怎麼去採購,去買甚麼,找哪些人負責,我都很熟悉。」 2011年,大坑舞火龍項目被成功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名錄,翌年,輝哥榮獲非遺代表傳承人,令他感到光榮。憑著熱心和魄力,輝哥年復一年參與舞火龍盛會,讓他不願放棄的,便是眾人一直以來對他的信任,以及街坊鄰里之間的深厚感...

    令輝哥最為感觸的,是社區中緊密相連的街坊情誼。他回憶兒時的生活,充滿了懷念:那時候的大坑沒有甚麼高大的建築物,村民們都住在石頭屋、瓦頂屋裏。每當節慶時,便家家戶戶拉出電線,安上燈膽,扯起帆布,將街坊鄰里連在一起;街坊們搬出桌椅,各家取出自己的碗筷,好像酒家一樣,有人主動做飯,有人服務,氣氛非常和睦。 六十年代後,大坑逐漸變了樣,土地被地產商收購,蓋起了新樓,許多舊街坊也漸漸搬離了大坑,或者移民外國,過去那種生活一去不復返了。雖然街坊們搬離大坑,但每當中秋舞火龍的日子,不少人仍會回來幫忙,有的定居外國的大坑村民,也會選擇在中秋時回來參與節慶活動。 輝哥還談到,六十年代後起了新樓,有些外國人在港居住,中秋舞火龍的活動也感染了他們,外籍男丁也愛上了舞火龍。後來有的外國街坊離開香港,他們也念念不忘,...

    延續百年的大坑舞火龍,也得到不少學校、團體、基金會的重視。輝哥感謝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一直以來對舞火龍活動的支持,也常常舉辦不同的體驗日、工作坊予學生們,在文化推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參與活動的中學生、大學生們對工作坊都很投入,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認識了大坑的文化。輝哥認為自己能為火龍的傳承出一分力,感到開心。 大坑書館街12號的建築物將活化為大坑火龍文化館,輝哥也對文化館的籌辦作出了不少努力,他提到自己曾前往地政署申請場地,準備文件,終於在2015年6月獲批建館。如今文化館在積極裝修籌備,計劃在館內一樓展示火龍相關的物品、短片等,二樓則是火龍主題餐廳,並開設一系列文化課程、講座,向市民、遊客推廣火龍文化。他十分期待該館的落成,盼將火龍文化「一代傳一代」。 ********* 被冠以國家級非...

  5. 2007年3月2日 · 歷史故事 王羲之愛鵝成癡. 東晉時期歸宗寺東邊有一座道觀,觀裏住著一位道士名叫陸修靜,因為久仰王羲之,很希望能得到王的親筆字。. 王羲之是非常喜愛鵝的,有一次,他聽說某村的一位老婦人養了一隻極漂亮的大白鵝,就邀朋友一同前去觀看 ...

  6. 2018年11月26日 · 薛寶釵在“紅樓夢”被譽為「群芳之冠」,其體態豐滿,品格端方,才德兼備,性格大度,是金陵四大家族之薛家的掌上明珠。. 寶釵在海棠詩社別號蘅蕪君,此正因她住在蘅蕪院中,院前香草遍布,院內卻宛若雪洞般冰冷樸素。. 其代表花卉是牡丹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