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日 · 1157. 相信愛看電視的民眾對這樣一幕都不會陌生──某個人忽然按著心口倒下,滿臉痛苦,手顫抖著從懷中拿出一片藥錠或噴霧放進嘴裡,好一會兒才終於舒緩過來,從地上爬起。 這是心肌梗塞的發作畫面,廣泛出現在各類劇種,以及我們的生活之中。 心肌梗塞可說是許多民眾耳熟能詳的一個病症,更是各大醫療院所的常客。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2018年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求醫者共計6萬7,195人,一年時間成長逾1萬人。 若以人次計算,則為36萬6,081次,相比2017年增加了約8萬次,平均每位病人每年會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而送醫5.45次,相當於2個月就發作一次,何時因此撒手人寰都難說得準。 放眼國際,數字更是大得嚇人。

  2. 2021年9月1日 ·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及引進,民眾在醫療上的選擇愈來愈多,自費項目亦琳瑯滿目。. 本次特別企劃透過不同科別的5位醫師,解析自費項目的必要性,並且分享對商業保險的看法。. 近5年,臺灣醫療自費項目愈來愈受重視。.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外傷及 ...

  3. 2020年1月1日 · 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狀為胸前正中央悶痛,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抽菸,以及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家族史等民眾,更要提高警覺。 不論是否曾有異狀,心臟疾病都可能默默生成,因此盡早規劃醫療險、壽險等,才能在心臟疾病來襲時獲得最好的保障,不造成家人額外的重擔。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9期.

  4. 2021年5月1日 · 本期邀請4位學界教授、1位急診科醫師及2位醫療險銷售高手為你從不同角度分析醫療險的重要性。 4塊醫療現況的拼圖, 拼出「愈來愈重要的醫療險」 第六回經驗生命表,是一記高齡社會到來的警鐘. 急診科醫師:配置充足醫療險才能享有最好醫療品質. 不怕麻煩,從小做起, 建立客戶信賴關鍵. 不以保費增減為武器, 保障出發才是長久經營之道. 助力夥伴共同成長的早會平臺──互助型Case study早會. 多變的時局更能彰顯不變的精神本質.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相關文章 來自作者的更多. 登錄後發表評論.

  5. 2019年5月1日 · 4045. 業務人員在與民眾溝通時,應該先為民眾建立保險的價值,以及醫療險種「前、中、後」3區塊保障的觀念,讓民眾真正理解風險與需求,才能引導民眾接受真正足以保護自己的保險規劃。 許多民眾在購買保險時,往往有2種迷思:一是「有買就好」,輕忽了風險,也低估了風險來臨時需要多少保障;二是「先求好再求全」,只想著要購買終身險一次到位,卻因為保費較貴而預算不足,結果不但保額拉不高,保障也做不全面。 對於這樣的情形,富邦人壽高秉通訊處處經理劉昶德表示,業務人員在與民眾溝通時,切忌以商品面為溝通導向,應該先為民眾建立保險的價值,以及醫療險種「前、中、後」3區塊保障的觀念,讓民眾真正理解風險與需求,才能引導民眾接受真正足以保護自己的保險規劃。 正確投保觀念,完善保險保障.

  6. 2022年11月1日 · A員立刻緊急呼救並找人協助,撥打119救護車將B員緊急送往醫院,但不幸的是B員仍因遭柵門壓擊,導致頭胸部鈍挫傷、肋骨骨折及氣血胸,於隔日上午不治身亡。

  7. 2020年9月1日 · 臺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在2015年分享自己被發現罹患早期肺腺癌,透過肺腔鏡手術切除分別為0.9與0.4公分大小的2塊病灶,術後僅4天便痊癒出院,不需要後續追蹤與化學治療。 其實癌症最怕的是浸潤與轉移,如果發現得早,病灶尚未成長到1公分大小,治癒率可達到9成之高。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檢查肺癌的一大利器,也是它了陳前副總統一命,只是目前健保並不給付,每次檢查仍需要自費4,000~5,000元不等,後續選用的手術技術也不一定符合健保給付要求,因此資金仍是治療上的一大難關。 想要擺脫肺癌的威脅,仍需從自身良好習慣培養起。 不吸菸,並且拒吸二手、三手菸,能夠有效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家庭主婦則還需要注意是否過度吸入廚房油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