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第一步:徹底檢查 排除頑疾及找出病因. 第二步:適度休息、服藥 控制痛楚炎症. 第三步:持續進行復健運動. 第四步預防復發勝於治療 避免演變成長期痛症. 醫生、物理治療師、病人 三方配合預防長期痛症. 無論你是上班族抑或是從事體力勞動相關工作的人士都有機會受到 腰背痛 的困擾然而不少患者接受治療後可能只得到短暫的紓緩因為他們未有在病情好轉後改善 不良姿勢 ,令疼痛反覆復發,最終更可能惡化至長期痛症。 有物理治療師指出,處理疼痛需要按部就班,病人應先接受詳細檢查排除嚴重病患,找出導致腰背痛的成因,疼痛嚴重時先休息及控制痛楚炎症,待病情好轉後進行復健運動,康復後亦要留意預防復發,避免短暫疼痛演變為慢性痛症。

  2. 2022年10月3日 · 明報專訊香港人對腰背痛一點也不陌生根據2022年醫管局醫學報告約有八成成年人一生中會經歷最少一次腰背痛姿勢不良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都會增加腰背肌肉和椎間盤的壓力加上缺乏恒常運動造成腰背痛

  3. 2023年4月26日 · 明報專訊核心肌肉訓練是治療或紓緩 腰背痛 的重要部分。 患者學習一些爬行、轉身動作來強化核心肌肉,不少人笑言恍似初生嬰兒的日常活動,其實正好道出部分事實——骨骼肌肉未成熟的初生嬰兒,由於能夠同時有效聯繫胸式呼吸及 腹式呼吸 ,讓圓滾的腹部脹起如酒桶般,形成強大的核心肌力,能夠輕易做到以腰背做支撐的「手腳朝天」動作。 所以部分訓練核心肌肉的動作與嬰兒行為舉動相似,並非巧合,而是有其道理。 練內層核心肌肉紓緩腰背痛 與BB胸腹呼吸手腳朝天動作相似. 只是隨年紀漸長,人們未能有效同時運用胸式及腹式呼吸,尤其是在情緒緊張的時候,更趨向只使用胸式呼吸,令腹部核心肌群缺少鍛煉機會。

  4. 2023年5月16日 · 為什麼要強調髖關節及盆骨呢? 盆骨是連接下肢運動鏈及軀幹的重要部位假若盆骨不穩定或力量不足有可能造成腰背痛及下肢痛症。 要保持髖關節及盆骨穩定,是很依賴周邊的肌肉力量,當中包括臀大肌。 提到臀大肌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蜜桃臀」,但訓練臀大肌除了可以改善外形,還可以加強支撐盆骨和周圍的組織。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黃頁. 立即瀏覽!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ASFP)提供) 深𥖁訓練同可強化臀大肌. 一般深蹲訓練都能夠強化臀大肌,可是有些朋友訓練時感覺不到臀大肌用力,這可能與肌肉募集(muscle recruitment)不夠有關,以下這個動作能夠隨時在家訓練,募集更多臀大肌,更直接地改善肌力。 相關閲讀: 久坐盆骨受壓 用保護腰背座墊vs矯形座墊? 正確使用助保護腰背、糾正姿勢.

  5. 2021年5月31日 · 1. 蜷腹運動. 2. 肩橋. 3. 鳥狗姿勢(簡易版) 搬運有道:搬嘢要直 忌扭腰. 腰部由腰椎支撐,並有韌帶及肌肉提供額外支持,而腰椎間有軟墊般的椎間盤,作減震、緩衝,亦有神經線經腰椎延伸到腹股及雙腿。 當上述提及的腰部組織受損,便有可能導致腰痛,值得一提是,腰痛與組織受損的關係亦非必然。 相關文章: 【症】突然腰痛未必是退化 小心骨質疏鬆症無聲來襲 治療和預防須知.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特定性腰痛 疾病或感染引致. 腰痛可分為特定性及非特定性,或急性及慢性。 特定性腰痛意指有特定病理導致腰痛,例如癌症、骨折、細菌或病毒感染、強直性關節炎等較嚴重疾病,發病比例佔少數;而大多數是非特定性腰痛,即沒有特定原因引致的腰痛。

  6. 2024年1月3日 · 改善坐姿是其中一個減低腰背痛的方法但如果矯正坐姿及透過伸展運動都解決不了腰背痛困擾便有可能是其他問題引起例如下肢肌肉繃緊或胸椎僵硬所導致需要透過詳細檢查才可找出痛症來源。 相關閲讀: 【膝痛】導致膝關節痛5因素:肥胖、退化、姿勢不當或糖尿等疾病 水療運動助改善.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為坐骨神經痛或其他痛症人士而設的物理治療評估服務,查詢:2743 1702/ bit.ly/3swmdgy 。 文:蘇文浩(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物理治療師)

  7. 2016年10月31日 · 腰痠背痛不少人不願看醫生自行用冷敷熱敷或腰背痛的藥貼紓緩痛楚張秀儀指出三者各有作用但一定要懂得什麼時候用及有節制。 冷敷﹕主要是急性拉傷、扭傷時,肌肉出現紅、腫、痛、熱四種病徵才使用,每次使用15至20分鐘,切忌過長. 熱敷﹕用於慢性的肌肉痠痛,每次使用15至20分鐘. 止痛貼﹕藥力會經皮膚吸收,與口服止痛藥並無分別,使用前一定要跟足指示或詢問藥劑師意見,切勿隨意頻密亂貼,貼得過多,對身體亦會有影響. 舒肌操五式. 定時伸展,不但可拉鬆繃緊的肌肉,亦可減少背、腰、腿及臀部長時間受相同壓力。 註冊物理治療師張秀儀示範五個動作,安坐辦公室,都可以拉鬆腰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