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1日 · 插圖中提到的絲襪奶茶」、「鴛鴦」、「茶走」,茶記的熱門飲品。. 對行外人來說,其名稱的由來充滿問號,現解構如下:. 「奶茶」指熱 ...

  2. 2012年8月16日 · 高黎貢山生態茶生長在海拔1600米3800米的山間峰巒起伏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高黎貢山沿線年均氣溫近15℃,年均降雨量1469毫米,屬 ...

  3. 2011年8月16日 · 文化人劉細良曾說:「要了解香港的飲食文化只要到港式茶餐廳走一趟便完全明白」,而蛋撻是茶餐廳的其中一種代表食物可從蛋撻看出當時的社會現象及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吃一個新鮮可口的蛋撻,再喝一口港式奶茶或咖啡,是不少香港的習慣。 小小的蛋撻,只是圓形的撻皮,盛載著混合砂糖的蛋漿,沒有漂亮的外表,卻成為老少咸宜的地道小食,甚至和奶茶及「菠蘿油」並稱為香港茶餐廳「地道三寶」。 到底蛋撻的魔力何在,竟能在傳入香港至今,多年來成為港人最愛的美食之一? 蛋撻的身世之謎. 究竟蛋撻是來自外國,還是由中國人發明? 早在十七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custard tart。 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香港的飲食文化也受英國影響,所以有人認為蛋撻來自英國。

  4. 2016年11月3日 · 為尋找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一眾小朋友及義工隊於今個暑假在土瓜灣展開了一趟美食導賞旅程,到區內的餐廳、小吃店、冰室品嚐本地美食,包括蛋撻、魚蛋、燒賣、菠蘿油等,他們從走訪的過程中尋找到食物背後的故事。 原來「冰室」 又叫作冰廳,是一個售賣冷飲、雪糕、沙冰等冷凍食品的地方,被認為是餐廳的前身。 「港式西餐」又稱豉油西餐,是一種價錢大眾化又具有香港特色的料理,以本地常見的食材和調味料,仿效西餐煮食方法,製作具有本土特色的「西餐」。 食物傳承文化. 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總監曾慧敏(Wendy)解說道:「香港也可以有地道的東西,而且講到傳承本土文化,食物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例如菠蘿包的產生是由華洋雜處開始,這些故事都很有趣。 市民選為最代表香港設計. 早於半個世紀前,餐廳就已出現。

  5. 2004年5月22日 · 據說不同的師承有不同的秘方各式茶葉泡開之後絲襪茶隔過濾這種成品茶味香濃口感潤滑加入高甜味的煉奶即成有特色的茶走 ...

  6. 2007年12月28日 · 政府應建立文化遺產資料庫.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只有已加入成為公約各締約國的國家才可有資格向世界遺產委員會申報世界遺產。 所以香港要申報世界遺產,必須先得到中央政府同意,通過國家向世界遺產委員會遞交一份相關的清單。 而香港為要配合國家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必須每年向這兩部門組織提交代表作的更新名錄因此民建聯敦促政府加快建立包括茶餐廳文化的香港本土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及資料庫並委派專責的部門作出跟進及向國家單位進行申報帶領全港的民間組織為本地具價值的文物景觀及文化等進行保育工作。 北京的景泰藍、福建的媽祖祭典、廣東的客家山歌和香港的「絲襪奶茶」之間,究竟有甚麼共通點?

  7. 2020年1月22日 · 在歷史的演變中,事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其內容豐富,各呈風采,從婚喪嫁娶到重大節日都舉足輕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