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1日 · 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組警司葉永林表示涉案詐騙集團由黑幫操控活躍本地逾一年成員在電話中心內以涉案手機接觸潛在受害者並有講稿教授如何回應受害人的提問十分有組織性警方行動仍然繼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 ...

  2. 2021年1月20日 · 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葉永林交代案情指商罪科根據分析及調查昨日19日清晨採取凌霄行動」,突擊全港搜查多個住宅秘書公司及銀行辦公室並以涉嫌串謀洗黑錢拘捕5男2女被捕人士年齡介乎30至37歲均為現職或曾任職銀行職員部份人任職銀行客戶經理他們並沒有黑社會背景警方相信行動已經成功瓦解一個跨國經濟犯罪集團而案中涉及洗錢的金額高達63億元。 葉永林指,這是警方近年破獲最大宗的洗錢案,而警方亦是首次拘捕有份參與洗黑錢的本地銀行從業員。 行動中,警方搜獲大量公司文件、銀行紀錄、電子器材,並在其中一個被捕人士的公屋單位內搜出780萬元現金。 行動仍然繼續,警方不排除再有人被捕。 警方解釋整個犯罪手法。 (黃偉民攝)

  3. 2021年4月28日 · 警司葉永林及總督察陸振中),講述偵破倫敦金騙案並展示現鈔及電腦等證物。 (星島日報報道)一個活躍多年的跨境倫敦金詐騙集團行騙百多名內地人共二億三千萬港元警方接獲兩名內地律師代表受害人舉報後進行調查前日展開代號神弓行動搜查公司辦事處及住所拘捕七名涉案男女包括投資公司負責人及銀行戶口持有人同涉嫌串謀詐騙及洗黑錢起出現鈔金塊及銀行記錄等證物帶署扣查。 警方破倫敦金詐騙集團拘七人。

    • 116名苦主均為內地人 單一最大損失1,300萬元
    • 發現內地中介作虛假陳述 受害人投資交易現不尋常
    • 警籲投資者進行倫敦金投資時 需留意該公司背景及投資風險

    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陸振中指,今次案件由2名律師代表116名受害人報案,該116名受害人合共損失約2.36億港幣,大部分人參與達2年以上,單一最大損失金額高達1,300萬元,事主為一名六旬貿易公司經理。而受害人全都是內地人,參與投資計劃由約1年至5年不等。 警方指,騙徒於2013年至2018年進行有關計劃,騙徒利用本地倫敦金公司,再透過內地中介公司,誘使受害人簽署同意書,授權內地中介操控戶口,並且作出不合理的倫敦金買賣,以致受害人損失所有投資的本金。 至於,涉案公司為1個本地金融集團及1間內地資產管理公司。該個本地詐騙集團透過內地資產管理公司作代理,於內地舉行多次投資講座,騙徒稱投資是「高回報、低風險」並以每年回報13至27厘,吸引內地人投資倫敦金,再誘使受害人將網上投資戶口名稱、密碼交付予...

    警方經調查後,發現內地中介會作出虛假陳述,包括指相關投資屬於低風險、高回報及保本。至於受害人投資交易亦出現3個不尋常地方,包括高槓桿、高頻率交易,以及大量不符合投資邏輯的交易。 警方指「高槓桿交易」令受害人在金價有輕微變動,都會損失大量金錢。至於「高頻率」即是金價無明顯上落時,為受害人進行大量無意義的買入、賣出交易,導致受害人承受大額交易費用。最後「不符合投資邏輯買賣」即是市況高時買入、並於市況低時賣出,令受害人在短時間損失投資金錢。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梁巧明表示,呼籲投資者進行倫敦金及貴金屬投資時,需要留意投資公司背景及投資風險。其次,簽投資文件時需了解文件細節,切勿輕易簽署授權書,更不要向第三方透露網上交易用戶名稱及密碼。最後,應核對戶口月結單及交易紀錄,如有懷疑應盡快向有關公司了解。 葉永林指,警方重申,警方不會容忍利用倫敦金買賣的欺詐活動,場外交易的倫敦金並無特定法例規管,容易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而市民在投入市場買賣前,應了風險及諮詢專業意見。市民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24小時防騙易熱線18222。

  4. 2023年3月22日 · 警方已展開第5輪擊築行動打擊相關詐騙案累計拘捕175人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葉永林表示計劃旨在協助疫情下受打擊企業強烈譴責有人用欺騙手段獲得貸款警方會與持分者業界合作打擊重申欺詐罪為嚴重罪行最高可判監14年

  5. 由於葉永林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在警察內聯網搜尋資料同時他亦負責管理商業罪案調查科的電子圖書館因此他深深明白分享知識的好處。 他強調︰「儲存及分享知識對我們的行動十分重要! 在舉行多次工作會議後,張德強及服務質素監察部的知識管理小組,已就如何展開找出「經驗教訓」的工作取得共識。 他表示會首先集中在軍裝行動。 在這個類別中,他會在人群管理行動中找出「經驗教訓」,包括涉及公眾活動、派米活動、煙花匯演,以及與運動、宗教、節慶或慈善有關的活動。 張德強指出︰「我們每年都執行不少這類行動,假如只是把行動所得的經驗存檔,實屬浪費。 為了讓大家受惠,我們應把有關資料儲存在資料庫!

  6. 2021年4月27日 · 葉永林續指116名受害人全為內地人士損失共2.36億元最大單一宗損失1300萬元受害人60歲為一間貿易公司經理在2年內虧損全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