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董建華, 大紫荊勳賢 (英語: Tung Chee-Hwa ,1937年7月7日 [註 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人物,原 副国级 领导人 , 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1及第2屆 行政長官 (1997年7月1日—2005年3月12日,於第2屆任期期間辭職)。. 他卸任行政長官後,董建華曾連續擔 ...

  2. 2024年4月10日 · 董建華,大紫荊勳賢 (英語: Tung Chee-Hwa,1937年7月7日 [註 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原副國級 領導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1及第2屆行政長官(1997年7月1日—2005年3月12日,於第2屆任期期間辭職)。

  3. 2024年4月10日 · 董建华,大紫荆勋贤 (英语: Tung Chee-Hwa,1937年7月7日 [注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原副国级 领导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及第2届行政长官(1997年7月1日—2005年3月12日,于第2届任期期间辞职)。

  4. 高教聯在立法會門前示威,遊行至政府總部向特首董建華遞交請願信。 [12] 10月,教育統籌局局長 李國章 突然拋出「 中科合併 」論,高教聯聲明反對,指這合併完全由上而下,從未諮詢兩校教職員,猶如「家長逼婚」,又指合併其實是為了節省資源,因兩校合併便能削減各系主任及教職員。

    • 作者
    • 內容
    • 主題
    • 角色
    • 文學價值
    • 禁毀
    • 版本
    • 延伸閱讀
    • 外部連結

    蘭陵是山東嶧縣(今棗莊市)舊稱,關於作者最盛行的說法是「後七子」領袖王世貞。但也有許多人持不同的意見,一般認為可以推測出的: 1. 作者是嘉靖時代的文人,因為作品中出現文人的語氣; 2. 補作吳語,作者應該是江南人; 3. 袁宏道的《觴政》成於萬曆三十四年以前,而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說:「袁中郎《觴政》,以《金瓶梅》配《水滸傳》為外典,予恨未得見。」可知《金瓶梅》的成書,是在嘉靖末年到萬曆(1573年-1620年)中期。 《金瓶梅》傳播開來之後,學術界對於其作者一直有不同觀點,有五大說:王世貞說、屠隆說、徐渭說、李開先說、王稚登說。 山東學者王夕河以其母語膠遼官話諸城話印證書中的方言詞,指作者是「丁惟寧」,並提出「蘭陵笑笑生」就是諸城話「蓮廬修修生」。 亦有《金瓶梅》是丁純開筆,丁惟寧完篇,...

    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謀殺潘夫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縱慾而死的故事。 《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等三個性伴侶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金錢,「瓶」代表酒,「梅」代表桃色。 《金瓶梅》像寫日記一樣,它的故事是逐年逐月展開的。《金瓶梅》開篇說「話說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間」,表明《金瓶梅》寫的是宋徽宗政和年間的故事,《金瓶梅》前六回寫的潘金蓮和西門慶偷情的故事是從《水滸傳》中引用來的,讀者於是更加深信《金瓶梅》真是北宋末年的故事。

    《金瓶梅》赤祼祼描繪情慾,以表現縱欲無度必然毀滅的主題,警惕世人不要因淘空身子而喪命。明公安袁中道、清諸暨蔣瑞藻、吳興王文濡等皆通過舉證、引用的方式說明該書作者以西門慶影射嚴世蕃和明時社會黑暗之處。這一以嚴世蕃為背景的說法被後世稱為「苦仇說」,一般持這一說的學者大多認為作者是王世貞。早期持該說的人有張評本的作者張道深(號竹坡)、顧公燮等。到了晚清,直接聲稱王世貞確為作者的不在少數。明史學家吳晗在《〈金瓶梅〉著作時代及社會背景》一文中對此作了批駁,並論證這一說法並不可靠。

    《金瓶梅》是一部描寫市井人物的小說,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它還是第一部細緻的描述人物生活、對話及家庭瑣事的小說,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人認為,雖然由於小說中有性描寫,使它對市井之民構成了吸引;但只有對傳統文化有相當認知的人,才能夠真正讀懂讀透它。大多數學者都認為,《金瓶梅》對《紅樓夢》的寫作有很大的影響。萬曆朝袁宏道對金瓶梅倍加推崇。明末李漁將《金瓶梅》連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合稱「四大奇書」。 不久,又被清初著名文藝理論家張竹坡稱為「第一奇書」。清代劉廷璣說:「深切人情事務,無如金瓶梅,真稱奇書。欲要止淫,以淫說法;欲要破迷,引迷入悟……而文心細如牛毛繭絲,凡寫一人,始終口吻酷肖到底……結構鋪張,針線縝密,一字不漏,又豈尋常筆墨可到哉!」...

    由於《金瓶梅》書中有部分的性描寫,所以明末的董其昌稱「決當焚之」,在歷代屢遭禁毀。順治九年有小說禁令:「壇間書賈,只許刊行理學、政治有益文業諸書,其它瑣語淫詞,及一切濫刻窗藝社稿,通行業禁,違者重究治」。乾隆初年閉齋老人《儒林外史》序文說:「《水滸》、《金瓶梅》,誨盜誨淫,久幹例禁。」 1930年代,上海曾經印刷出版了三個版本的《金瓶梅詞話》,出版商在進行標點的同時均進行了刪節;不過當時的中華民國中宣部和租界當局都沒有禁止出版。 198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刪除性描寫相關內容的《金瓶梅》「潔本」。2008年新版時仍有所刪減,但刪減內容比前版減少了很多。臺灣也一度禁止出版《金瓶梅》,但在開放書禁後,允許發行《金瓶梅》原本。 潔本的發行在學術界看法不一。一些人認為,刪節的性描寫對全書的文學價...

    《金瓶梅》的版本,包括十卷詞話本、二十卷崇禎本和康熙乙亥張竹坡評本《第一奇書》。 1. 詞話本為《新刻金瓶梅詞話》,存世十卷本《金瓶梅詞話》刻本為: 1.1.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完整):因1930年發現於山西介休,學界簡稱「介休本金瓶梅」,購藏於北平圖書館。相對於另外兩套半存於日本,該版本也俗稱中土本。對日抗戰期間,中土本連同其它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等運美國國會圖書館保存。1965年美國交還中華民國政府,現存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該版本是詞話本傳本中內容最完整,品相最好的版本,也是唯一有批點訂補校的。臺灣聯經出版社(2013)、新加坡南洋出版社(2018)分別出版過相關影印本。 1.2. 日本日光山輪王寺慈眼堂藏本(完整) 1.3. 日本德山毛利氏棲息堂藏本(完整) 1.4. 日本京都大學...

    [在維基數據編輯] 1. 在維基文庫閱讀本作品原文( 在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2. 《金瓶梅詞話(萬曆本)》 1. 孫述宇:《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黃衛總著,張蘊爽譯:《中華帝國晚期的慾望與小說敘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3. 商偉:〈復式小說的構成:從《水滸傳》到《金瓶梅詞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胡令毅:〈論徐渭和《金瓶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胡令毅:〈論西門慶的原型——《金瓶梅》作者徐渭說新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胡令毅:〈《金瓶梅》裡的「應俗之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胡令毅:〈「六黃太尉」是「黃太尉」嗎?——兼答「...

    《金瓶梅詞話萬歷本》全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金瓶梅》全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金瓶梅詞話》掃描版 archive.org翻頁電子書,帶回目書籤的DjVu文檔(225M), 原始掃描文檔(1.78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明萬曆丁巳原刊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5. 《 199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是 香港特區政府 發表的第二份 施政報告 ,由時任 香港行政長官 董建華 於1998年10月7日發表。 背景 [ 編輯] 1997年起,亞洲爆發了 亞洲金融風暴 。 香港的股市當時已經達到頂峰,到一萬六千多點以上。 香港受金融風暴波及後,股市不斷下跌,跌至1998年的六千五百多點。 為了挽回經濟,當時的財政司司長 曾蔭權 、 香港金融管理局 任志剛 會同 香港交易所 行政總裁 鄺其志 決定動用千億的外匯儲備市購股票,以期穩住股市及各股價,最後動用了1180億港元成功擊退以量子基金為首的炒家。 金融風暴爆發以後,香港的經濟開始走下坡,首當其衝的是在股市活躍的小股民,其次就是樓市。

  6. 董建華在2002年推行高官問責制,問責局長將不會再受政務司司長管轄,將隸屬行政長官辦公室,故不少人認為曾蔭權的權力被架空,變成「無兵司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