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7日 · 快手(SEHK:1024)剛剛交出了上市後第一份年報,2020年營收 58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升 50.24%;其中Q4單季營收 180.99億元,同比升52.70%,較Q3的增速提升2個百分點。 目前快手仍未產生盈利,但股權持有人應佔年內虧損 1166.35億元,比 2019年的 196.52億元擴大了近 6倍,這就不由得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集團的經營現況,看看實情真的這般惡劣嗎? 更多內容 快手股價績後下挫會是買入黃金機會? 千億虧損解畫. 除了股權持有人應佔年內虧損(亦即歸母淨利潤)的 1166.35億元,有一項經營虧損為 103.2億元,較 2019年 6.89億元的經營利潤大幅倒退。 經營虧損是:毛利-營銷、行政、研發費用+其他收入/虧損,是企業整體運營情況的指標。

  2. 2021年11月24日 · 2021-11-24 Steven Cheung. 快手—W(SEHK:1024)公布第三季業績,營業額增長33%,股東應佔虧損為70.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76%。 業績優於市場預期,因此股價爆升超過一成。 隱憂消錢推動增長力減弱. 惟當投資者拆解快手第三季業績,投資者必定發現燒錢不一定能夠推動增長。 快手業務由三個板塊組成,包括網上營銷業務、直播及其他服務組成。 第三季快手營業額增長33%,當中線上營銷服務按年增長76.5%,至109億元人民幣。 表面上看似無光無限。 惟第三季的觀眾打賞的直播業務卻錄得按年下跌。 透過觀眾打賞的直播業務並非是有效的業務模式,因為受歡迎的主播供應始終有限。 燒錢支持增長未見改善.

  3. 2020年10月16日 · 揭投資市場神秘面紗:什麼是量化交易?. 2020-10-16 嘉民Calvin. 相信投資者經常會聽到「量化交易(Quant trading)」這個字,到底「量化交易」是何方神聖,與傳統交易又有甚麼分別呢?. 這次專欄與大家探討一下。.

  4. 2020年7月13日 · 2020-07-13 Carlos Hie. 曾經是時裝潮流領導者的思捷環球 (SEHK:330)近年虧損嚴重,旗下子公司更申請破產,令市場憂慮思捷前景,然而隨著新單一大股東羅琪茵要求董事會改組,刺激思捷股價急升,公司前景是否從此進入轉捩點? 據聯交所權益披露,維他奶(SEHK:345)羅氏家族後人、中南證券莊友堅太太羅琪茵7月初於場外增持思捷環球1.5億股,涉資1.204億元,羅琪茵申報增持後成單一最大股東後,隨即提出召開特別股東要求罷免行政總裁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財務總監Johannes Georg SCHMIDT-SCHULTES,以及委任3名新執董。 憧憬股權爭奪.

  5. 2020年12月28日 · 2020-12-28 Steven Cheung. 早前惠理集團(SEHK:806)建議向聯席主席兼聯席首席投資總監謝清海及蘇祺授出認股權的股東投資。 惠理向謝清海及蘇祺授出認股權的股東投票應該輕易通過,惟惠理股東批准向蘇祺授出認股權,卻否決向謝清海授出認股權。 惠理股東否決授出認股權,體現股東意志,也體現企業管治,惟這個投票結果卻對未來股價表現的利淡訊號。 謝清海無動因行使認購權. 2020年12月18日惠理舉行股東特別大會,議程是批准向謝清海及蘇祺分別授予2,230.7萬股及561.2萬股認股權;兩批認股權的認購價均為4.14港元。 謝清海及蘇祺關連人士都不能投票,結果是街外股東不認可謝清海授出認股權的提議。

  6. 2021年1月28日 · 2021-01-28 Steven Cheung. 週二快手科技(SEHK:1024)正式招股,已經變成頂頭大熱,投資者透過公開招股渠道抽中的機會著實渺茫。 投資者唯有高追快手才有機會得手。 投資者高追卻很容易變成付出太高溢價的傻瓜。 不過,看好快手又有意高追的投資者可以透過緊盯首日上市市賬率變化,確保高追不會變成冤大頭。 現在抽新股階段亦可以用來評估抽孖展風險。 其他IPO分析可看 快手科技IPO招股上市值得認購? 、 微創心通IPO招股上市是否值得認購? 、 貝康醫療IPO招股上市值得認購? 另可看 抽新股賺錢必要知5大要點及抽孖展利弊分析 。 快手成為全城最熱的新股,惟近日有分析指快手的種種缺點。 例直播打賞的收入增長放緩,電商直播貨幣化比率甚低。

  7. 2019年2月15日 ·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9 (1), 87-100. 馬來西亞如何另闢蹊徑. 電影還如實講述了許多受災國家在接受現實後,下一步就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尋求貸款。 當時的專家認為,貨幣貶值是因為資金流出的速度較流入的速度快。 因此,為了增加資金流入、重振投資者的信心, 不少國家都向IMF申請貸款。 與此同時,IMF一直以來都提倡開放經濟,當時的全球情緒亦支持這個主張。 為了給受災國家的金融和經濟體系帶來持久穩定,IMF提出以一連串的改革作為貸款條件,當中值得一提的包括開放資本帳戶和允許外國企業自由進入。 然而,有一個國家踏上挑戰這個主流做法的道路──馬來西亞透過實施資本管制和匯率管制,設法遏制資金外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