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薑汁減肥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facebook.com

    專業營養師度身訂製減肥餐單,簡易減肥食譜烹調煮法,以達至減重效果! 分店位於尖沙咀、銅鑼灣、中環。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4日 · 藝人蕭徽勇Gordon極力推行的蔬果汁斷食法」,成功讓他於60日內減去60磅重啟身體機能以解決高血壓問題。 究竟他是如何透過斷食法、飲用蔬果汁,來達致瘦身和改善身體機能的效果? 「我不停強調呢樣嘢唔係要嚟減肥,某程度上其實係要嚟醫病。 」Gordon指蔬果汁斷食法並非減肥法而是以蔬果汁進行長期斷食同時讓從未停止工作過的腸胃休息讓身體機能得以重啟而大幅度減磅只是斷食法的副作用。 根據醫學及科學研究,證實斷食是可行的,但辟穀或禁食都只能維持短時間,得到脫水效果,而蔬果汁斷食則以非傳統方法取得營養,欺騙身體只是飲水維持機能,令腸胃得以休息。 KO高血壓及睡眠窒息.

    • 盡量選吃原型食物。Naidoo考慮膳食成份時,優先選用未經加工或盡量少加工的食物,亦即是原型食物(Whole food)。她舉例指,蔬菜、漿果、未加工的穀物和豆類是纖維的重要來源,對於腸道健康和創造益生菌繁衍的環境很重要。
    • 廣泛享用五顏六色的食物。從深綠色的西蘭花和菠菜,到明亮的黃色胡蘿蔔和辣椒,Naidoo表示進食各種顏色的食物,可以確保多樣又穩定的營養供應,對於大腦的正常功能和平靜清晰的思維至關重要。
    • 放大微量營養素攝取。Naidoo指出,複合維他命B、C、D和E,以及鈣、鎂、鐵和鋅等礦物質都是重要的微量營養素,有助減輕焦慮。缺鐵是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有機會造成貧血。
    • 優先考慮健康脂肪來源。Naidoo指出,人類大腦是由60%脂肪組成。因此,穩定供應健康脂肪是保持大腦健康和消除焦慮的其中一種最重要因素。橄欖油和酪梨油(即牛油果油)具有抗發炎作用,可促進良好的腸道和代謝健康,應用作主要食油兼主要脂肪攝取來源。
  2. 2020年4月11日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人選擇減少外出用膳在家多了機會鑽研廚藝蒸鯇魚亦是不可缺少的家常菜之一大多人喜歡以梅菜或薑葱蒸煮。 Nicole's Kitchen主理人Nicole教大家以雙薑蓉蒸鯇魚腩配以黃薑及薑一次過吃到兩款薑味十分惹味! 【延伸閱讀】 【懶人食譜】簡單低成本之選! 酒店大廚教煮土魷蒸肉餅. 如果在街市買一塊鯇魚腩,價錢通常由15至30元不等,視乎鯇魚的大小而定。 源頭直送平台「早晨」(JouSun)亦有出售新鮮鯇魚腩,600克售價為66元。 不過,新鮮黃薑較難在香港買到,故價格相對較貴。 以快樂家庭網上店為例,新界有機薑黃(150克)售29元。 雙薑蓉蒸鯇魚腩材料(陳智良攝) 材料(2 - 4人分量): 鯇魚腩:半斤(302.4克) 葱:切粒. 薑蓉醬材料:

  3. 2020年5月1日 · 蒜頭 各1片 砂糖、鹽 各1/2茶匙 牛油 5克 水 適量 做法: 1.把所有雜菜切好,放入以上的調味料及水,以小火烚熟備用。..... 【白汁薯仔糰】 煙三文魚雜蔬薯仔糰材料(黃建輝攝) 材料: 現成薯仔糰 10-15粒 煙三文魚(需解凍) 3-4片 現成忌

  4. 2019年10月13日 · 復胖的原因. 不少肥人減了磅又反彈,原因何在? 黃醫生解說:「減肥做運動及戒口兩樣都重要,不持續的話就會打回原形。 有一個理論叫Set Point Theory,人體除了恒定體溫的機制外,也有一個自動穩定體重與體脂的機制。 例如是80公斤,身體自然會盡量把自己維持在80公斤,減肥時需時間把體重逐步下降,意謂這個新Set Point需時間慢慢適應。 」理論提到體重若干部分是先天因素,但也可以改變,改變關鍵是需要時間和持續,一時間減太快,身體自然會推回原點。 聽有人說飲水都會肥? 黃醫生表示:「這謎思未必是事實,人有基礎代謝率,無論心跳、坐着、維持體溫、腦部運作都一直用緊,約佔人體所用能量60%至70%,若果基礎代謝率低,身體能量燃燒得少,自然較易肥胖。

  5. 2020年4月10日 · 粒︰2湯匙 紅蘿蔔絲︰1/4條 蒜蓉︰半茶匙 椰菜(切角)︰1/4個 鰻魚︰2湯匙 味醂︰1湯匙 鹽︰1/8茶匙 糖︰1/8茶匙 葱︰適量 胡椒粉︰適量 麻油︰適量 做法︰ 1. 先下油燒熱鑊,先煎豬腩肉。 2. 加入洋葱,再下粒及紅蘿蔔絲炒勻。落蒜蓉炒香,放 ...

  6. 2021年6月14日 ·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了這個由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領導的研究報告,參與其中的醫學及心臟病學副教授Satish Kenchaiah博士指出,心臟脂肪積聚過多引起的相關心衰竭風險,與我們固有以肥胖指標(如體重指數和腰圍)衡量未必百分百準確,因為就算擁有健康的體重,不一定能避免心臟周圍的脂肪堆積,以及相關的健康風險。 女性面臨更大風險. 該研究有6,785名參與者,女性和男性各佔半數。 研究發現,屬於瘦削的參與者,體質指數(BMI)低於25的,也有10%的人心臟積聚脂肪含量較高;BMI介乎25至30之間的超重一組,數字躍升至29%。 至於肥胖一群或BMI大於30或以上的參與者,心臟積聚脂肪含量躍升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