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1日 · 鑒於Tesla汽車的整體需求軌跡呈正增長,並考慮到 Model S 和 X 汽車在停產前的交付量大幅增加,高端汽車的季度交付量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再次大幅提升。 更新版車輛的交付量甚至可能會遠遠超過停產前幾個季度的水平。 在2017年和 2018年,Model S 和 X 的季度總交付量經常超過25,000輛。 此外,Tesla在第二季度的股東信中表示,它已在加利福尼亞工廠安裝了生產設備,每年可生產100,000輛(Model S 和 X 汽車)。 當然,投資者不應指望這兩款的季度總交付量再次超過20,000輛。 在我們做出如此樂觀預測之前,我們需要管理層對這兩款的需求情況發表更多評論。 但這肯定是有可能的。 畢竟,Tesla表示,公司所有型的訂單總和在第二季度達到了創紀錄水平。

  2. 美團業務有三個地方被批評包括二揀一」、大數據殺熟及車手待遇。「二揀一已經被罰款而在2021年7月2日頒布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徵求意見稿針對大數據殺熟的行為但罰款為一個財政年度銷售總額介乎1%至5%罰款。 罰款影響有限

  3. Tesla股價於周四升暫升約一成,報817美元。 Tesla未來前景依然看好,特別內地及美國都力支持新能源銷售,Tesla未來計劃分拆是潛在股價刺激因素,預期明年下半年會有皮卡車Cybertruck。 不過,面對聯儲局加息,要升同樣有難度,策略建議於現水平或800元以下伺機吸納為主。 若股價短期升上1,000元以吼位部份可套利,再候低補回。

  4. 2021年3月8日 · Magna在汽車行頭已經有超過60年歷史最初幫通用汽車製造零部件發展至今由汽車座椅以至引擎均有生產是北美最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以銷售額計是全球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集團在奧地利格拉茲更設有廠房為歐洲車廠代工組裝及生產汽車,客戶包括Mercedes-Benz、BMW及Jaguar等。 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合共設有342個生產及組裝廠房,當中118個位於歐洲;另外,在全球有91個產品研發及銷售中心。 「行外人」最佳拍檔. 德勤早前發表《2030電動汽車趨勢展望》報告﹐預測全球電動車於未來10年將以複合年均增速29%成長;電動車總銷量會由去年250萬輛,增加至2025年的1120萬輛,至2030年將進一步增至3110萬輛。

  5. 2021年6月10日 · 汽車製造行業主要原材料為鋼鋁銅等金屬件、橡膠、塑料、織物等,這些原材料價格基本自去年下半年起每個季度均有上漲,尤其是銅價已從去年低位幾近翻倍。 鑑於經濟復甦預期,這些原材料價格的升勢預計只是剛剛開始,日後可能為新能源高估值的強勢潑冷水。 原材料價格的升勢對豪華車不無影響,但一來永達及中升的售後服務比重上升,二來相較比亞迪股份三位數的估值差了一截,股價的波動性影響較低。 而且因為競爭對手較「芯片荒」影響較,比亞迪因而一枝獨秀,目前的高估值亦有集團能趁機拉闊與競爭對手差距的預期,反過來說若競爭格局不如預期,集團估值空間亦有收窄的風險。 豪華車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風險遠較新能源少。

  6. 2020年8月3日 · 回歸汽車業務基本面,比亞迪符合選股兩條件,新能源潛力及汽車升級需求。 集團除了受惠於深圳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加大(包括純電車及經濟乘用補貼,以至更換電動車亦有補貼)。 更重要的是,集團皇牌新款轎車「漢」上市, 當中電動車版本,為首款使用「刀片電池」款,「漢」在續航、動力均有優勢,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最續航達到605km。

  7. 2022年5月20日 · 1.論銷量. 吉利是內地企銷量一哥,但疫情嚴重影響企產銷,汽車產銷活動近兩個月大受影響,行業整體銷售跌幅近一般。 吉利4月總銷量為72,153輛,按年少約28%;今年累計總銷量約39.82萬輛,按年減少8%。 不過吉利期內出口17,492輛,按年增加1.04倍;而其純電動汽車銷量達10929部,按年增5.52倍。 內地電動車一哥比亞迪4月汽車銷售106,042輛,按年升134.4%。 其中,新能源銷售按年急增3.1倍,今年至今累計銷量397,420輛,按年增加逾166%。 造新勢力的小鵬汽車同期交付9002輛,按年雖跌41.6%,但按年增長75%。 年初至今,小鵬汽車累計交付43563台,按年增長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