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日 · - 2022 年 3 月 1 日. 0. 5250. 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種刑事案件占據版面,每當發生了嚴重的案件,全臺民眾總不免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也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公開統計資料,臺灣2020年刑事案件共計25萬9,713起,單項最大宗前3名分別為酒後駕車(4萬8,026起)、毒品(4萬5,489起)與竊盜(3萬7,016起),相當於一半的刑事案件都屬於這3大項目。 至於最令人擔心的暴力犯罪案件,一共707起,這數字看似不大,卻也代表平均每天會發生2起重大犯罪行為。 而若將蓄意殺人、重傷害與酒駕肇事致死等數字總和,我們竟可以得出一個結果──2020年,臺灣至少有2,110人因為刑事案件而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2. 2024年2月1日 · 一直以來偶有聽聞一些親人為了爭產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會發生這類恐怖新聞案件的根本原因,大多就是親人之間為了爭取繼承權,或是對於財產的分配不甚滿意。 2023年媒體報導有「華爾街女神」之稱的陳莉婷,曾自稱學霸、一週賺50萬美金,無投資相關證照卻教投資而害慘多人。 其劣跡不只如此,陳女還與胡姓母親為了奪住同一大樓的小姑分到的家產,買凶謀害小姑。 據新聞報導瞭解,陳女的生父為臺北市信義區大地主的獨子,但父親死後,與胡姓母親不久便將遺產揮霍殆盡,於是開始謀奪住同一大樓的小姑分到的家產。 2023年9月間連同胡姓母親、2名男子埋伏在姑姑住處,由陳女把風,小姑出現後母女倆聯手將她拉往樓梯間,胡姓婦人再持鐵鎚朝小姑後腦及側腦狂敲,導致小姑頭破血流,檢方依殺人未遂罪起訴母女及2名男子。

  3. 2019年9月1日 · 從多年前的捷運隨機殺人到不久前的鐵路警察遇刺等事件都讓人惶惶不安生怕案件就發生在自己身邊。 根據警政署統計,二 一七年臺灣蓄意殺人案件共計399件,其中25件是往年發生今年發現的補報案,死亡人數565人,平均每天有1.55個人遭到蓄意殺害,雖然與二十年前相比死亡人數已經少了許多,卻依然令人心驚。 放眼國外,殺人案件的數量同樣不少,公認治安優良的日本在二 一八年殺人案件共計915起,其中大阪就占了114起,東京都則以91起位列第二。

  4. 2018年10月1日 · 近半年來臺灣發生多起震驚社會的重大刑案,經媒體的多方報導,不免令民眾對於人身安全或居住安全感到惶惶不安,更喚醒了對這幾年重大社會案件的記憶。 如二 一四年的捷運隨機殺人案、二 一六年北市內湖的隨機殺害女童案等。 「到底臺灣的治安真的好嗎? 」相信這是許多民眾心中的問號。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資料顯示,二 一七年全臺灣共發生29萬3,453件刑事案件,其中各類別案件以公共危險案6萬7,000件最多(酒後駕車占90.8%),其次為毒品案5萬9,000件、竊盜案5萬1,000件、詐欺案2萬3,000件,4類別合計占全年度刑案總件數的7成。 至於最讓民眾感受到危機感的暴力犯罪(包含故意殺人、強盜、搶奪、重傷害及強制性交等)有1,261件,僅占刑案總數的0.4%。

  5. 2018年8月1日 ·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但主管若想管理好部屬,就要先學會處理部屬的缺點或錯誤行為,學會觀察、瞭解部屬,最後才能分別進行糾正。而依據缺點或錯誤性質程度的不同,可分為2類:

  6. 2023年9月1日 · 7月下旬,一起冷氣機意外掉落砸中在路邊等公車女子的事件,引起民眾譁然。 重達約30公斤的冷氣機從17樓高的地方掉落,一條年輕寶貴的生命就此殞落。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像這樣的意外事故離自己很遙遠,然而事實上,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10大死因排行當中,事故傷害位居第8,共計有6,953人死亡,為近5年來最高,與2021年相比,死亡人數年增率增加2.6個百分點。 事故傷害死亡是指因非蓄意性傷害事件而死亡,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將其分為「運輸事故(含機動車交通事故)」、「因暴露與接觸有毒物質所致的意外中毒」、「跌倒(落)」、「暴露於煙霧、火災與火焰」、「意外溺死或淹沒」、「其他」等6大類。

  7. 2020年4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4 月 1 日. 0. 3126. 對刺青師而言,對每一個作品、每一吋肌膚都要負很大的責任,客人的每一吋肌膚都不可能替換重生,每一筆都不能反悔。. 這和保險規劃有異曲同工之處,一旦保單生效,對客戶的影響將是一輩子的,如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