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9月24日 · 令人頭痛的網路語言(1)-火星(注音、腦殘、小白). 身為語文教育者,面對現在年輕人的新興語言問題真是頭痛萬分,尤其是批改作業、作文,簡直是酷刑!. 通常秉持耐心看完一篇,都會懷疑自己的語言程度是否會到退回幼稚園時代?. 對於年輕人 ...

  2. 2021年2月5日 · 一、驅意解脫. 如果沒有苦,就不會希求從苦事中出離,所以受苦有驅使自己的心希求解脫的功德。 例如,有些人天天安逸度日,吃喝玩樂樣樣順心,便會認為人間的日子很好而不願出離。 我們常說,天身不如人身更有利於修習佛法,正是因為天人的生活太過安逸,生命都虛耗在享受中而不知出離。 《大唐西域記》記載: 往昔,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師子覺(無著菩薩的弟子)等三人發願往生彌勒淨土,他們互相約定,誰先往生見到彌勒菩薩,便回來告知。 其後,師子覺最先往生,但他過了三年都未回來相報。 後來,世親菩薩也捨壽往生。 六個月後,一晚,無著菩薩見一天人(世親菩薩)從虛空中降下,並敬禮無著菩薩。 無著菩薩說:為什麼這麼晚才來? 答:我捨壽之後往生兜率天,於彌勒內院蓮花中誕生,彌勒菩薩贊道:善來廣慧。

  3. 2020年9月25日 · 這裡分四點來說明:1.第一個叫支分差別,就是這十二支各別的內涵; 2.支分略攝是把這十二支依照一定的次第,簡單扼要地歸納起來; 3.第三幾世圓滿,是說明這十二有支從因到果需要多少時間;需要經過幾世。 4.第四此等攝義,是把上面這三個項目沒有說清楚的補足。 (第四、解釋十二緣起所涵攝的義理。 這部分諸位如果有興趣可以看《八十華嚴‧十地品》第三十七卷,那是講第六地的內涵,真正對般若智慧達到徹底認識的時候,看見性空緣起的真實相,就了解眾生在生死輪迴當中是如何流轉,又如何還滅的,也就是十二緣起的內涵。 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 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別;二、支分略攝; 三、幾世圓滿;四、此等攝義。

  4. 2006年10月15日 · 根據陳凱劭先生的研究,顏水龍這副名畫背後也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http://slyen.org/forum/viewtopic.php?t=66 昭和10年(1935年)台灣總督府為「始政四十年」(治理台灣四十周年),在全台各地舉行慶祝活動。

    • 郝劭文1
    • 郝劭文2
    • 郝劭文3
    • 郝劭文4
    • 郝劭文5
  5. 故事簡介. 1949年,國共大戰,逃離的人潮湧向臺灣和香港,而另有一群人卻經由雲南,逃到了中、緬的邊境地帶。 他們以鮮血和生命建立起一個軍事基地;經曆多年戰役,意圖重返故鄉。

  6. 2020年10月18日 · ① 現在獲得暇滿身時須精進斷生死. ② 所依以出家為妙之理. 今初。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的重點是“了生死”須以暇滿身,在有暇身當中又以出家身為最好。 寅一、現在獲得暇滿身時須斷生死.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 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 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勵力斷生死。 如《親友書》所說:“執著邪見,受生在旁生、餓鬼、地獄任何一趣,處在無佛出世的黑暗時代,出生在邊地成為蔑戾車(下賤種類,邊鄙不識禮義之人),生性呆啞,生在長壽天,只要受生在以上任何一處中,就名為八無暇過失。 現在已經遠離此等過失而獲得了有暇身,就應當利用這個人身努力斷除生死。 以下再提出要義著重強調: 是須於現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

  7. 書與人的對話 閱讀的喜悅,常在與書的對話之中開展。 想像的天空,會隨不同環境、不同對象而有不同的感受,對人而言如此、對書而言更是如此。 有時,單純地「人與書的遇合」便是一件極至的快樂。 這裡,有書與人的想像世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