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31日 · 2021-08-31 Dave Leung, CFA. HK MoneyClub成立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分享共同投資理念的社區 (community)。 這個收費欄目標好清晰,亦是公司logo設計理念,catch the rising star (捕捉明日之星)。 訂閱可得到什麼? 「發掘潛力倍升股」 :發掘真正做業務,有潛力可以倍升,甚至十倍股。 主力是港股及美股。 「潛力股」 :通常是落選股,但都有值得留意地方及上升潛力。 或會先放入監察名單。 「大市及宏觀動態分析」 :重大經濟、宏觀或政策對個別行業/公司投資價值影響。 「熱門股」 :市場大熱大家都關心的股份。 通常有上升潛力或可能大跌才寫。

  2. 2021年3月22日 · 2021-03-22 Steven Cheung. 長實集團(SEHK:1113)週四(3月18日)宣布業績同時宣布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持有的基建項目股權及回購股份。 有分析指長實完成這些交易後,大股東將會部署私有化長實,惟投資者絕不能押注長實私有化。 因為小股東處於被動位置,隨時錯失另一隻十倍股,投資者博私有化的機會成本變得極為昂貴。 更多分析 通脹及英鎊回升 長實、長和否極泰來? 剖析投資者押注長實私有化的機會成本分析前,筆者先分析今次收購及回購的交易細節。 長實向李嘉誠基金會購入UK Power Networks、Northumbrian Water、Wales & West Utilities及Dutch Enviro Energy權益,作價170億港元,相當於賬面值1.22倍。

  3. 2021年12月21日 ·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如果你真心想累積財富,就由月供股票開始,以「儲股」的模式進行,不要再炒賣。 更多分析: 有潛力再升的高增長晶片股. 2022年美股投資格局主調. 一隻增長力強勁的財務軟件股. 美股看似風平 高增長股為何洶湧? 恒指撈底的高勝算策略. 有倍升動力的「先買後付」股.

  4. 2019年3月25日 · SOGO轉型成功. 嚴格來說,崇光是「前」日資百貨公司,因為在2000年,日本崇光破產,華人置業的劉鑾雄及周大福的裕彤共用35億港元,收購香港崇光百貨。 現時的崇光,持股公司是 利福國際(SEHK:1212) ,而利福國際的主要股東是劉鑾雄家族。 根據利福國際剛公佈的業績,2018年度營業額按年增長16%,達港幣$43.6億,以現時艱巨的零售業環境來說,算不錯;只是毛利率有稍為往下,從2017年的75.4%降至2018年的73.8%。 光以營業額來說,崇光已遠遠超越 永安(SEHK: 289) 及先施(SEHK:244)。 我們來看一下崇光經營策略的可取之處: 地點優勢: 崇光的銅鑼灣店及尖沙咀店地段絕對黃金,是內地遊客必到的地方。

  5. 2021年12月29日 · 這幾個主題有不少是今年冒起,綠色能源是很多券商都看好,相信明年仍有一定表現。 此外,滙證亦選出了12隻焦點港股,而且全部為「買入」評級,兼附有目標價。 建行 (00939)、比亞迪 (01211)、新地 (00016)、中國平安 (02318)、京東 (JD; 09618)、騰訊 (00700)、龍湖集團 (00960)、華潤置地 (01109)、中銀香港 (02388)、舜宇光學 (02382)、中行 (03988)、碧桂園服務 (06098)是滙證選出的12隻看好的股票。 其中,中國平安,中銀香港及碧桂園服務都是有其他行作為2022年的首選股之一。 中國平安自10月起好像已築了底,但整體數據好像新保單價值未見大幅改善是隱憂。 另外,選股中有不少是金融股,相信是求穩及看好內地經濟復甦。

  6. 2020年4月22日 · 2020-04-22 Steven Cheung. 電訊盈科(SEHK:8)一度是城中富豪李澤楷的寵兒,惟時而勢易,以富衛保險為首的保險業務才是新寵。 不過,對於李澤楷而言,電盈仍有其重要性,就是透過派息提供現金流,以作併購之用。 故電盈派息穩陣程度可能較其他收息股更穩陣。 論電盈派息穩陣程度,要從李澤楷企業王國的架構講起。 李澤楷的企業王國由在新加坡上市的盈科拓展 (Pacific Century Regional Development)(SGX:P15)作為旗艦,旗下持有電盈。 然後,再由電盈控制香港電訊—SS(SEHK:6823)及盈大地產(SEHK:432)。 東征西討收購保險公司. 除了新加坡上市旗艦盈科拓展外,李澤楷私人持股的富衛保險,透過收購合併在東南亞發展保險業務。

  7. 2022年7月15日 · 2022-07-15 Alvin Yu. 香港科技探索(SEHK:1137)旗下Shoalter與I.T.合作營運的網上購物商場「EESE」在本月12日宣布暫停營運,香港科技探索的版圖或將縮水,投資價值會否受損? 方案業務出師不利. 在2021年報中,香港科技探索便提到Shoalter在「香港發展有所局限」,但集團依然積極於支援EESE發展,更表明會傾力協助EESE創造成功的典範,背後原因無非是為了幫助Shoalter鋪路衝出香港,而EESE可以作為Shoalter的「網上商場」電商方案的成功參考個案。 因此,今次EESE暫停營運的失敗經驗好可能會對香港科技探索的海外發展造成難以修復的衝擊。 當首個客戶不足一年便已陣亡,Shoalter日後對外銷售「網上商場」電商方案的議價力勢必大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