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這次訪問的四位00後金庸讀者全部都是從小學開始閱讀金庸小說這一場場跨越年齡與時代隔閡的閱讀之旅還啟蒙了他們對文學的喜愛更在金庸小說找到他們想要成為的大人。 作家汶禧:最好唔知道自己有宿命. 陳汶禧汶禧是大學生也是見山書店的店長去年出版第一本書孖鋪》,出書之前也有想像身為作家的壓力」,出版後發現這份壓力不存在因為日子如常別人也不會刻意提起他出版過一本書。 這位年輕作家,曾經覺得小學作文要寫滿一頁紙很難,直至遇上金庸的小說。 因為不時聽說「從前的人」為了閱讀金庸而拿着電筒在棉被裏看書,十歲的汶禧不喜歡讀書,很好奇哪一本書可以比睡眠更吸引,便到圖書館借了一本《笑傲江湖》,隨手翻開書中的任何一頁,看見了令狐冲不知道在做什麼,看不懂,把書放回書櫃。

  2. 2 天前 · 金庸的小說曾多次被改編為劇集和電影其中由TVB製作的電視劇如鹿鼎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更有不同年代的版本觀眾遍佈不同年齡層可說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最近澳門美高梅在媽閣塘片區舉辦俠現媽閣金庸劇集服裝展及兵器展由TVB提供八大金庸武俠劇集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的服裝和道具讓遊客儼如走進了TVB的服裝間和道具部大開眼界。 除此以外,展覽亦加入互動及打卡元素,如會噴出煙霧的「九陽神功」打卡位,同場也有放大版「大牛龜」電視機播放多套TVB金庸劇集片段,讓不同年紀的戲迷可從多角度投入金庸的武俠世界。 美食餐車一試「渠蓋」滋味.

  3. 4 天前 · 情况就正如無綫藝員出身的梁朝偉,其實在1980年代總共演過3次金庸電視劇的第一男主角,但往後最多人談論的離不開他跟劉德華雙主角的《鹿鼎記》,以及跟黎美嫻情侶檔的《倚天屠龍》,相對不是太多人記得他還演過《俠客行》。

  4. 2024年3月10日星期日. 星期日生活. 下一篇 上一篇. 金庸小說填字遊戲答案. 圖1之1.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00MB剪報、200個書籤、新聞搜尋器及個人化新聞設定. 上 / 下一篇新聞.

  5. 2024年4月28日 · prevnext. 【明報專訊金庸筆下有雙鵰」,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兩部作品先後於1950年代開始連載可謂香港武俠小說熱潮的代表。 兩作經典程度不相伯仲,歷來已有幾次相當出色的影視改編,但爭議之最,則莫過於1990年代王家衛和劉鎮偉的版本。 王家衛和劉鎮偉這對後來奠定了澤東電影江湖地位的「雙鵰」,最廣為人知,當然是他們公司的開山之作,兩人各自一部,王家衛拍《東邪西毒》,劉鎮偉拍《東成西就》,從今日的角度來看,兩片分別在(王家衛的)個人藝術風格及(劉鎮偉的)商業速食製作上成為典範,但這其實並不是王家衛與劉鎮偉的第一次成功。 此前,他們第一次將金庸作品「動刀」改造,是由劉德華、梅艷芳和郭富城主演的《九一神鵰俠侶》。

  6. 文心俠骨赤子情——金庸的故事金庸百年誕辰展覽序言. 【明報專訊願意走進這個展館的大概都曉得這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上橫批越女劍」,那便是金庸創作的15部武俠小說了。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7. 2024年3月13日 · 武俠小說名家金庸的百歲冥誕剛過香港和內地也有紀念活動。 金庸的創作影響深遠,成就有目共睹,可以用「金風玉露一相逢」(語出宋代秦觀《鵲橋仙》)形容,燦爛奪目,百年少見。 不過,中國經常出現《新唐書.陸象先傳》之句:「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豈不是互相抵消,思絕文窮? 際此《基本法》第23條立法之時,不少人擔心當中禁忌會否在意識形態領域氾濫? 憂心之餘,故引出今天標題。 (1)金庸及其作品誕生的前世. ──毋須忌諱,金庸成名之前,在左派報章得到文化界前輩羅孚賞識,創作武俠小說。 後來他創辦《明報》,顯示其獨立思考的政見和取態,反對共產主張、反對文革、反左,與左派論戰。 如今看來,這不是「食碗面反碗底」,而是根據客觀事實和主流民意,深入思考之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