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張健華申請傳票索取文件昨在高院開庭處理聆案官稱現階段連對方的文件清單都未有張的要求實在過早亦都沒有必要」,駁回申請原告人為張健華3名被告為智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李永耀周可仁楊尚文李在無律師代表下應訊楊缺席聆訊李稱獲他們授權代表出席聆案官梁文亮拒絕指會視兩人為缺席。 索股權文件等 官指要求過早. 張健華入稟指稱,周可仁2017年秘密購入股份後任命李永耀為董事,周成為董事後沒提供會議紀錄、核數報告等文件。 張其後申請要求向周索取股權文件等,但因張沒清晰列出所需文件,被下令修改傳票。 傳票經修訂後,聆案官昨日引述高院規則,指周可仁的抗辯書沒提及張健華所需的文件,而且目前尚未到文件披露的階段,又問張是否已披露文件;張否認。 聆案官續問張「你點知人哋無披露文件?

  2. 2023年11月28日 · 明報專訊私營殘疾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早前入稟高等法院康橋之家母公司董事違反董事誠信沒提供會議紀錄核數報告等文件並秘密轉讓股份要求法庭頒令母公司每月向5名原創股東支付1.5萬元董事酬金作為賠償案件昨於高院提訊張健華要求董事提供會議紀錄股權轉讓等文件聆案官稱張沒清晰列出所需文件要求他修改並將案件押後至12月19日再訊。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3. 2021年3月18日 · 灣區須知內地開公司9個步驟. 【明報專訊當了解不同類型的業務並決定在內地開設公司後須完成以下9個步驟: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00MB剪報、200個書籤、新聞搜尋器及個人化新聞設定. 上 / 下一篇新聞.

  4. 2024年4月6日 · 【明報專訊】「立場新聞」母公司、前總編輯鍾沛權、時任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2022年10月底開審,去年6月完成56天審訊,原定同年10月裁決,惟因「譚得志案」提出上訴及要考慮一宗英國樞密院案例,裁決一度押後。 根據司法機構網頁顯示,案件現時排期至4月29日裁決,換言之由開審至裁決橫跨近一年半。 鍾沛權及林紹桐正保釋候判。 翻查資料,本案法官郭偉健當時認為樞密院案例有說服力,加上「快必案」牽涉相同爭議,將裁決押後至「快必案」上訴裁決的30天內。 上訴庭上月7日頒布判辭,駁回譚的定罪和刑期上訴,指對譚一方引用的英國樞密院案例有保留,並指煽動暴力意圖並非煽動罪的必要元素,煽動罪合乎維護國家安全目的。 「立場新聞」涉嫌發布煽動刊物案是回歸後首宗涉及傳媒機構的煽動案。

  5. 2021年8月7日 · 港聞.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 港聞二. 下一篇 上一篇. 最高達4倍地積比 濕地緩衝區罕見. 【明報專訊】新地申請「土地共享」的元朗蠔洲路用地,位於濕地緩衝區範圍內。 根據指引,若發展「濕地緩衝區」內土地,發展商需作生態評估,一般作低發展密度,由0.2倍至不超過1倍等。 不過,今次蠔洲路公營用地的地積比率高達4.14倍,樓高25層。 有環團質疑發展商借建公營房屋為名,無視對環境的影響,並憂慮一旦批出申請,將令濕地緩衝區規劃準則名存實亡。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6. 2024年4月24日 · 公司指涉欺詐計劃根據新耀萊指出今次被指泄密事件所涉文件與監管機關正對涉嫌參與策劃一項欺詐計劃之同一集團進行之持續調查有關該集團形容該項欺詐計劃涉及促使及誤導公司在2021年2月9日至3月9日期間發行3批可換股債券。 翻查該集團2021年報顯示,涉事3批可換股債券涉值共9000萬元,行使價為0.25元,並已轉換成3.6億股。 此前公告交代,該批可換股債券承購人分別為商人陳子璇、亞高國際貿易及時和全球投資SPC。 發行予該等認購人的餘下1000萬元可換股債券,按年報披露於今年2月8日到期,但是未見進一步交代。 至於該公司今次披露指稱的「欺詐計劃」,與此前該集團因為股權糾紛,致有股份實益持有人投訴蓄意操控股價並達致收購目的一案,性質不同。 百慕達法院委任臨時清盤人.

  7.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細節,新計劃下投資移民來港門檻為3000萬元,當中須有最少2700萬港元投資「金融資產」及「非住宅房地產」,另須向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投資300萬元,以支持本港創科及其他重點行業。 政府早前稱新計劃不包括投資物業,但昨日公布可投資工商物業,上限1000萬元。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表示,投資科企具風險,關注當局日後如何選擇合適投資對象,確保投資管理妥當。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