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降血壓方法 相關

    廣告
  2. 特設60秒倒數計時功能的血糖儀,提供更長時間補足血液至同一試紙,節省試紙。滿$399免運費。 獨特的smartLIGHT™功能,使用三色指示燈,助您清晰簡易地取讀血糖讀數,即到萬寧官方網店選購。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月1日 · 吳美英患上高血壓超過十年每日也要服食降血壓藥每三個月便會到普通科門診診所覆診最近診所的護士建議她到元朗地區康健中心參加講座了解有關控制高血壓的方法吳美英參加講座後才發現原來患有高血壓也可做適量運動令自己更 ...

  3. 2021年5月16日 · 2021年5月16日. 每年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衞生署呼籲市民了解個人血壓水平並定期量度實踐健康生活應對 高血壓 等非傳染病。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全球每四名男性和每五名女性中,有一人患上高血壓。 香港方面,衞生署2014至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15至84歲人士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7.7%,其中約一半人不察覺自身情況,通過該調查才發現血壓偏高。 署方指,高血壓是導致嚴重2019冠狀病毒病和相關死亡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 有報告指出,確診者中有高血壓的人士出現嚴重病情或死亡風險高於沒有患上高血壓者。 為預防感染新冠病毒,除非有禁忌症,臨床狀況穩定的高血壓病患者應接種疫苗,以作保護。

  4. 2023年9月25日 ·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公布計劃詳情時說計劃針對篩查高血壓和糖尿病兩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是落實早前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重要一步。 參加者可在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醫生診症和化驗,以及按個人健康狀況獲處方藥物,接受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跟進。 慢病共治計劃以共付模式運作,政府在 篩查階段和治療階段 均會提供資助,而參加者須支付一定的 共付額 。 市民在18間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登記成為會員,並同意使用醫健通後,會獲配對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會為參加者診症,安排他們接受化驗和解釋診斷結果。 在此篩查階段,政府會承擔全數化驗費和資助196元診症費,參加者則支付120元指定共付額。

  5. 2023年11月6日 · 2023年11月6日.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下周一推出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當日起可經任何一間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參加計劃配對家庭醫生作糖尿病和高血壓 篩查和長期跟進 。. 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名單載於慢 ...

  6. 2015年7月19日 · 減鹽減糖 健康為上. 2015年07月19日. 下載/播放影片1. 檢視旁白1. 烹調有法: 中華廚藝學院高級教導員陸煒指導學生廚藝向他們示範少鹽少糖烹調法。 香港是亞洲美食之都,餐館到處可見,但美食易得,港人攝取鹽糖的分量也越來越多。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成人每天不應攝取多於一茶匙鹽和50克糖,但港人鹽攝取量超標一倍,糖攝取量則達53克。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廣健康飲食,希望鹽糖攝取量能符合世衞標準。 天然香料 減少調味. 為了健康,是否一定要犧牲口福? 中華廚藝學院高級教導員陸煒有三十年烹調中菜經驗,他認為調味料有時可為菜餚錦上添花,但改用水果和天然香料,一樣別有風味。 他向學生示範少鹽少糖烹調之道,以南瓜、馬蹄、面包糠和去皮五花腩等材料,炮製清燉獅子頭。

  7. 2022年10月19日 · 明年起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為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可獲轉介至私營界別作進一步檢查確診者將獲安排家庭醫生和專職醫護團隊跟進治療其中約一半檢查和治療費用由政府資助。 長者醫療券方面,政府將優化計劃內容,准許夫妻共用醫療券,並擴大適用範圍至認可的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以及經專業評定的醫療設備。 當局也會推行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把現時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500元;長者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後,額外500元會自動發放至其戶口作該等用途,鼓勵他們更有效使用基層醫療服務。 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政府會強化醫務衞生局中醫藥處的職能,開設中醫藥發展專員一職,以促進相關發展和政策統籌工作,例如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

  8. 2023年7月17日 · 2023年7月17日. 就有報章今日有關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報道,醫務衞生局重申,計劃讓政府以資助部分費用為誘因,鼓勵巿民及早透過篩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並不影響基層市民於公營醫療系統獲得服務。 醫衞局表示計劃對象是45歲或以上而尚未察覺自己已患上高血壓糖尿病或有相關症狀的巿民。 市民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可達到未病先預防,有病則及早控制好病情的目標。 醫衞局關注報道中提及一位長者曾兩次因血壓飆高而入院,出院後未有繼續藥物治療和到門診跟進,由於該名長者已有相關高血壓病歷,兩度住院期間理應已接受適當檢查,故並非計劃的篩查對象。 醫衞局指出,有關報章事前並無向該局查詢該長者的情況,只以片面之詞作出報道,令局方無法確認資料,協助該長者及早獲得適切醫療跟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