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衍(1856年—1937年),小名尹昌,字叔伊,號石遺,福建 侯官(今福州市中國近代詩人曾是 台灣巡撫 劉銘傳 、 湖廣總督 張之洞 幕僚。 生平 [ 编辑 ]

  2. 陳衍(1856年—1937年),小名尹昌,字叔伊,號石遺,福建 侯官(今福州市中國近代詩人曾是 台灣巡撫 劉銘傳 、 湖廣總督 張之洞 幕僚。 生平 [ 編輯 ]

  3. 陳衍(1856年—1937年),小名尹昌,字叔伊,號石遺,福建 侯官(今福州市中國近代詩人曾是 台灣巡撫 劉銘傳 、 湖廣總督 張之洞 幕僚。 生平 [ 编辑 ]

    • 概览
    • 人物成就
    • 主要作品
    • 个人经历

    [chén yǎn]

    民国时期诗人

    展开8个同名词条

    陈衍(1856年—1937年8月),字叔伊,号石遗老人,是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近代著名文学家。

    陈衍通经史训诂之学,特长于诗,与郑孝胥同为闽派诗的首领人物。光绪十二年(1886)在京时,与郑孝胥标榜“同光体”。他提倡“三元”之说,即“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他认为这是古近体诗的三个演变阶段,第一个高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第二个高峰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第三个高峰在宋哲宗元祐年间。而继承“三元”的就是清代同治、光绪间的“同光体”,也即他所倡导的诗风。他自己作诗,着重在学习王安石、杨万里的曲折用笔,骨力清健,与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宝琛等,风格都不同。他一生宣扬“同光体”成就,对近代旧诗坛,发生过广泛影响。

    民国4年(1915年),李厚基聘沈瑜庆、陈衍为《福建通志》正、副总纂,陈衍与沈家为姻亲,其姐陈仲容为沈瑜庆长兄沈玮庆的继室。受聘之后,沈瑜庆仍留居上海。一切皆由副总纂陈衍负责,

    著有《石遗室丛书》,收书18种,116卷,其中除辑录校补者 8种外,自著10种,包括《石遗室文集》12卷,《石遗室诗集》6卷,《石遗室诗集补遗》1卷,《说文举列》7卷,《朱丝词》2卷等。有家刻本。《丛书》外,又有《石遗室诗话》32卷、《续编》6卷,《辽诗纪事》12卷、《金诗纪事》16卷、《元诗纪事》24卷,都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石遗室论文》 5卷、《史汉文学研究法》1册,都有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排印本。又选有《近代诗钞》24册,《宋诗精华录》4卷,皆为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陈衍自幼随祖父读书写字诵诗, 10岁时已读完《书》《诗》《礼》《易》等国学经典,能将“六朝人文长篇若两都若哀江南诸赋皆背诵如流”,且“终年为诗,日课一首”,还对唐、元、明人笔记、小说广有涉猎。但他在考场上并不如意,屡试屡败,好不容易在光绪八年(1882年)才中举,当时二十七岁,同榜者中还有后来的外国名著翻译家林纾。

    1886年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府,随军招抚当地土著。1886年在北京时,与郑孝胥共同标榜“同光体”,并成为“同光体”闽派的代表人物,其评论著作有《石遗室诗话》。 1895年三、四月间,陈衍到京会试,时值甲午中日战争后期,清政府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求和签署《马关条约》,举国哗然。陈衍起草、并与林纾等人联名上书都察院,反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等领土。1897年夏,陈衍被公推为《求是报》主笔,在其主事期间,《求是报》的内容包括社论、谕旨恭录、中外新闻、中外法律法规、译文和逸闻、理论科学的译介和小说连载等等,而且每期都有针对中国现状的论说,因此读者日多,风行一时。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正是由《求是报》看出陈衍的才干,于1898年邀请他到武昌,为其写作,并任《官报》局总编纂。

    1898年春,京城会试之际,变法呼声正高,陈衍作《戊戌变法榷议》,分议相、议兵等十条,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同年,应经济特科试,不中。戊戌变法失败后,《官报》停办,陈衍筹办《商务报》,以研究实业为主,除了连载他同其下属河濑仪太郎翻译的《银行论》《货币制度论》《商业经济学》《商业地理》《商业开化史》《商业博物志》《日本商律》《破产律》等外,还连载了《欧美商业实势》,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情况做了大量翔实报道。1907年陈衍到北京任学部主事、并兼京师大学堂文科教习。1911年清朝灭亡后,到南北各大学讲学。

    1912年12月起,在梁启超主办的《庸言》半月刊上连载,数十万言的长文,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甚获好评。后来《石遗室诗话》结集出版,风靡一时。“煌煌巨帙,声教远暨海内外,一时豪俊,奔趋其旗之下。”他要续辑诗话的消息传出后,各地诗人竟“争欲得其一言为荣,于是投诗乞品题者无虚日”。他得意地告诉朋友:“海内诗人寄到之集,已阅过者殆满间一屋,而架上案头,有已选佳句不及收入者,尚不可胜计。”陈衍的诗歌理论对“同光体”诗人的上述主张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发展,具有集大成的意义。他的诗作则瓣香白居易、杨万里,多抒发闲适情趣,涵泳山水妙旨,遣词造句,颇具新意,于“同光体”中自成一家。

    1916年起编修《福建通志》,5年后《通志》全稿完成,凡600余卷约1000万字,除盐政、水利等数志外,皆由陈衍一人经营编纂。该《通志》于1938年出版,迄今仍是省志中最为完备的一部。

    1933年除夕,钱钟书拜会他,当时已年过七旬,钱其时尚在清华读书。可谓忘年之交。钱在英国留学时陈衍还寄给他自己的诗作,其中有“青眼高歌久,于君慰已奢”诗句。钱钟书早年“好义山、仲则风华绮丽之体,为才子诗,全恃才华为之”,陈衍则批评他:“汤卿谋不可为,黄仲则尤不可为”,因而改弦易辙,奉衍若神明。三十年代初,陈衍仍对钱钟书到国外念文学大惑不解:“文学又何必向国外去学呢!我们中国文学不就很好吗?”

  4. 英國倫敦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89,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1992, 英國倫敦大學臨床皮膚科醫學碩士 1995,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1996,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內科) 1997, 英國格拉斯哥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1999, 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2001, 英國倫敦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3年2月13日 · 陳衍(1856年—1937年8月),字叔伊,號 石遺 老人,是福建 侯官 ( 福州 市近代著名文學家。. 清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 曾入 台灣巡撫 劉銘傳 幕。. 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 政變後, 湖廣總督 張之洞 邀 ...

  7. 陳衍標教授. Clinical Professional Consultant & Professor of Practice in Paediatrics (by Courtesy),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Adjunct Professor, School of Nursing & Health Studies,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Consult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ng Kong Baptist Hospital.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