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雙失青年 ( NEET,全名叫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華語圈又叫 啃老族 、 吃老族 、 傍老族 、 尼特族 ,係指失學同失業嘅年青人,亦即係唔安排就學、唔 返工 、唔進修或者唔參加就業輔導嘅 後生仔 。. 2013年 英國 18歲至24歲嘅 青年 入面,有1/5無工作 ...

  2. 本研究旨在 : (1) 描述“ 雙失青年的社會經濟特徵、(2) 探討他們從學校到工作的過程、 (3) 分析他們“ 雙失” 、接受就業培訓及工作的經歷、 (4) 闡述他們的工作態度、事業期望及對香港社會的看法、以及(5) 了解他們各方面的生活狀況。. 基於實証的研究結果 ...

  3. 自一九九五年起,從中國大陸持單程証來港配額大幅增添至平均每天15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適齡入學兒童,當中約三成來自農村地區和非沿海城市,也有一些是來自農村或屬於弱勢社群。. 在家庭結構方面,近年一份教育研究報告指出不少新移民的兒童是由假單親家庭 ...

  4. 本文將聚焦一群被社會負面標簽為讀書不成、做不了事的所謂「雙失青年」身上,從不同行業及工作崗位的前景與勞動力供求競爭角度入手,系統性地分析其發展特質,為那些對讀書缺乏興趣,又不介意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年,提供一個選擇,並希望藉此打破社會對

  5.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15-24 歲年齡組中男性尼特族的百分比(2020). 尼特族 (英語: NEET ,全稱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是指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不安排就學、不 就業 、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的 年輕人 。. 尼特族一詞最早出現於 英國 ,之後 ...

  6. bwlss.edu.hk › CustomPage › 136/2021/3D_徐芷琪_雙失青年雙失青年之我見

    雙失青年之我見 . 徐芷琪 中三誠 . 為什麼會出現雙失青年呢?顧名思義,雙失青年即是社會上的一群不升學,不工作的青少年,他們畢業後依靠父母,終日無所事事。 我認為青少年不應放棄工作,終日無所事事是不對的。 雙失青年的形成有不同的因素,首先,從個人方面看,一些年輕人長期沉溺於網絡上的虛擬世界而逃避現實,結果他們不願意工作,成為「尼特一族」。 此外,在家庭方面看,父母過分寵愛子女,亦令年輕人認為可以依靠父母或社會的援助,導致他們沒有急於就業的心態。 至於在社會方面,由於他們工資太低,通貨膨脹,樓價高的經濟環境,令青少年難以自立,讓他們逃避發奮向上。 不過,這些小部分的年輕人,長期沉溺於網絡上的虛擬世界,逃避現實,可以解決問題嗎?不願意工作就不工作嗎?有誰想工作的?但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7. 第一要項乃透過10 個深入訪談的個案,闡釋雙失青年在職志路上的轉折與 破損(vulnerability),並揭示他們如何自社會階梯下滑(social downward mobility)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