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文名. 顶薪合同. 外文名. Maximum salary contract. 类 型. 工资帽. 特 点. 裁掉的球员. 例如:(马刺的芬利)被 买断合同 的球员就是自由球员,还可以另外找东家,这样就可以收到原先和现在两家球队的工资。 NBA里每个球队都有自己的工资帽(超过工资帽要向联盟另交税款费),为了节约资金,把对球队贡献小,薪水高的球员裁掉(如76人的韦伯),裁掉的球员还可以从原先的球队里拿到合同剩下的工资,但当球员被裁掉后,该球员的工资就不算进工资帽内,所以才有顶薪合同之说。

    • 概览
    • 历史沿革
    • 建筑特色
    • 主要建筑
    • 历史文化
    • 文物保护
    • 旅游信息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广场,澳门历史城区组成部分

    岗顶前地(葡萄牙语:Largo de Santo Agostinho),古称磨盘山,又名圣奥斯定前地,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风顺堂区岗顶前地1号 。

    岗顶前地是“澳门历史城区”内一个重要的广场,它将周边许多重要的纪念物和具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物连接在一起,包括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共同组成了一个极具葡萄牙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前地空间 。

    2005年7月15日,岗顶前地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1591年,圣奥斯定教堂由奥斯定会修士创建 ,迁至岗顶前地的位置,并建造了一座附属教堂,即圣奥斯定堂,以供奉圣母 。

    1728年,耶稣会会士创办圣若瑟修院,经过三十年经营,大楼院舍陆续落成 。

    1746年,圣若瑟修院圣堂兴建 。

    1758年,圣若瑟修院圣堂落成 。

    1860年,岗顶剧院建成了主体部分 。

    1868年,岗顶剧院落成 。

    岗顶前地古称磨盘山,该地段不大,自然环境好,人文宗教景观多,建筑物有: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何东图书馆大楼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极具葡萄牙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前地空间 。再加上由碎石铺成的波浪图案路面,散发着浓郁的欧陆情调,置身其中,让人感到无尽的悠闲舒适 。圣若瑟修院为天主教在东方传教的摇篮。圣奥斯定堂每年举办的苦难耶稣像巡游活动,是澳门天主教最主要的活动之一。伯多禄五世剧院是中国第一座西式剧院。何东图书馆是澳门集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园林式图书馆。与周边建筑相互呼应,岗顶前地颇有南欧风情:葡式碎石、墨绿色凉亭、伞状榕树、几处木凳。这里清静休闲,适合聊天小憩 。

    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澳门葡萄牙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整个建筑为希腊古典复兴风格。岗顶剧院是中国最古老的欧式剧院,是当年葡人社群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建筑长41.5米,宽22米,中式坡屋顶之屋脊高为12米,屋檐高为7.5米。建筑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平面作纵向布局,圆形的观众席前后布置了前厅及舞台,两侧是可供休息的长廊,长廊上设有楼梯直达二楼观众席,观众席为月牙形,依靠楼下10条排列成弧线的柱子支撑着。剧院正主面为一面宽15.7米的门廊,门廊顶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结,其下则是由四组爱奥尼柱式倚柱组成的三个券洞,券洞宽约3米,而8条倚柱均长约6米,山花及柱子上装饰较为简单,令立面看起来更为雄伟、高耸。与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岗顶前地之侧立面,其墙上连续开满9个宽2.45米的落地大窗,进一步加强屋面水平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浑厚的气度。建筑整体粉刷以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在以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中,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 。

    何东图书馆大楼

    何东图书馆大楼,原是何东别墅,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整个建筑为黄色。原主人为葡国人,民国七年(1918年)被香港富豪何东爵士购买,作为夏天来澳门消暑的别墅。他去世后将别墅赠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之用 。

    圣奥斯定教堂

    圣奥斯定教堂,又称龙须庙,也叫岗顶教堂。早在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耶稣会教士即在岗顶修建教堂,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建成,并在后面增建了一间修院。初时建筑简陋,教士们用蒲葵叶来覆盖教堂的屋顶,每当海风劲吹,教堂屋顶的树叶即随风扬起,华人看着这情景如同龙须竖起,所以称这座教堂为龙须庙。建成后约30年,遭炮火轰击,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 。

    地名由来

    1925年出版的《澳门市街道名册》载有其名,中文名“岗顶”,为磨盘山的别称,葡文名Largo de Santo Agostinho,意为圣奥斯定前地 。

    文化产物

    2010年7月15日,《世界遗产–岗顶前地》在澳门发行,其四枚图案分别为岗顶前地上的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何东图书馆大楼,以及一枚小型张为岗顶前地 。

    1976年8月7日,岗顶前地被评定为组成代表澳门历史文物的都市综合区 。

    2005年7月15日,岗顶前地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地理位置

    岗顶前地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圣老楞佐堂区岗顶前地1号。

    开放时间

    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圣堂(10:00~17:00),修院不对外开放; 岗顶前地:全日开放; 岗顶剧院:10:00~18:00(逢星期二休息,公众假期照常开放); 何东图书馆大楼:星期一:14:00~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08:00~20:00; 圣奥斯定教堂:10:00~18:00

    交通信息

    游客可搭乘澳门公共巴士9、16、18、28B路公车到风顺堂街站(由于单行线限制,9路仅上行方向停靠,16、18、28B路仅下行方向车辆停靠)。

  2.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生而首上圩,故因名曰 丘 云。 司马贞 索隐:“圩上窳也,故 孔子 如反宇。 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

  3. 醍醐灌顶(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1] 醍醐灌顶(醍醐:从牛乳提炼出的纯酥油)指用纯酥油浇到头上。 最初佛家以此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 后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彻底醒悟。 也形容清凉舒适。 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3] 中文名. 醍醐灌顶. 拼 音. tí hú guàn dǐng. 近义词. 茅塞顿开. 反义词. 执迷不悟. 出 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注音字母. ㄊㄧˊ ㄏㄨˊ ㄍㄨㄢˋ ㄉㄧㄥˇ. 语法结构. 主谓式. 语法属性. 作谓语、宾语. 目录. 1 成语出处. 2 成语典故. 3 成语寓意. 4 成语运用. 成语出处. 播报.

  4. 0有用+1. 明穆宗朱载坖(又作“朱载垕”,详见人物争议目录,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 [1],号舜斋 [2], 明朝 第十二位皇帝(1567年2月4日—1572年7月5日在位) [1],明世宗 朱厚熜 第三子,母为 孝恪杜皇后 。 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载坖受封裕王。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庄敬太子 朱载壡 无子而薨,按次序应立朱载坖为皇太子,但世宗始终未立新储,其弟景王 朱载圳 亦觊觎皇位。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朱载圳死。 翌年十二月(1567年1月),世宗驾崩,朱载坖才得以登上皇位,改元“ 隆庆 ”。 他在位期间,将政事委任 徐阶 、 高拱 、 陈以勤 、 张居正 等阁臣,兴利除弊,又重用 谭纶 、 戚继光 、 王崇古 等帅才,加强边防。

  5. [1] 大致的意思是赞颂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以他的举止作为行事准则. 高山,喻高尚的德行。 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 后以“ 高山景行 ”比喻崇高的德行。 中文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出 处. 《 诗经 · 小雅 · 车辖 》 类 别. 语句. 解 释. 比喻行为 正大光明.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拼 音. 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háng xíng zhǐ. 目录. 1 成语出处. 2 释疑.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释疑. 播报. 编辑. 【释疑】这句话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舝》。

  6. 《安和桥》是民谣歌手 宋冬野 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宋冬野作词作曲、韦伟编曲,收录在宋冬野2013年发行的专辑《 安和桥北 》中,是该专辑的主打歌曲。 2013年,该曲获得第三届 阿比鹿音乐奖 “年度单曲奖” [1]。 中文名. 安和桥. 所属专辑. 安和桥北. 歌曲时长. 4分9秒. 歌曲原唱. 宋冬野. 填 词. 宋冬野. 谱 曲. 宋冬野. 编 曲. 韦伟. 音乐风格. 民谣. 发行日期. 2013年8月26日 [13] 歌曲语言. 中文. 发行公司. 摩登天空. 目录. 1 创作背景. 2 歌曲歌词. 3 歌曲鉴赏. 4 获奖记录. 5 重要演出. 6 翻唱版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