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 心脏瓣膜 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 表现为 二尖瓣 、 三尖瓣 、 主动脉瓣 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 心慌气短 、乏力、 咳嗽 、下肢水肿、咳 粉红色泡沫痰 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中医病名. 风湿性心脏病. 外文名.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别 名. 风心病.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常见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病因. 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 常见症状. 心慌气短、乏力、咳嗽、水肿、粉红色泡沫痰. 传染性. 无. 目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预防.

  2. 概述. 风湿炎症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 链球菌感染导致的风湿热是基本病因. 可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咳嗽、粉红色泡沫痰. 永久性治愈比较困难. 疾病定义.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简称风心病,是由风湿热重度发作或者反复发作后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风湿热是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 流行病学.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患上风湿热,6~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常见。 当风湿热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可能会累及心脏瓣膜病变。

  3. 1.心功能不全(心衰):最常见,发生于50-75%的风心病患者,并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常由于 呼吸道感染 ,风湿活动,重体力劳动,妊娠及分娩等诱发。 2.心律失常:最常见为房颤,发生于30-40%风心病患者,尤其是左心房显著扩大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多见。

  4. 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是 风湿热 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风湿热约60-80%病例有心脏炎征象。 风湿同时累及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称为风湿性全心炎。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 心动过速 、心脏增大、心音改变、杂音和/或 心包摩擦音 。 风湿热是与A族乙型 链球菌感染 有关的自身免疫性 结缔组织病 ,首次发作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易反复发作引起心脏严重损害,必须按正规的治疗以控制风湿热并预防其复发,否则最终形成风湿性 心脏瓣膜病 ,后果严重。 中文名. 急性风湿性心脏病. 别 名. 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定 义. 风湿热 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类 型. 疾病. 目录. 1 临床表现. 2 诊断鉴别. 3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用药原则. 临床表现. 播报. 编辑.

  5. 心力衰竭(HF)是一种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失常引起的疾病,导致心脏不能满足全身的基础代谢需要。. 常诱因包括 心肌梗死 、 心肌病 、 心肌炎 等。. 高发人群包括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超过10%,5年死亡率可达50%。. 心力衰竭可以按照病变部位分为 左心 ...

  6. 现代医学 将人的病分为身病和 心病 两大类,身病又分为 传染性疾病 、 功能障碍 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 属精神或 心理因素 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 神经系统 为主的一组 症候群 ,患者最大的特点是检查不出 器质性 变化,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符,即只有自觉症状而无 阳性体征 。 目录. 1 症状. 2 病因. 3 临床表现. 4 特征. 5 治疗. 症状. 播报. 编辑. 耳闻人语、猜疑、思维混乱、言语文字难以理解,情绪不稳定、欣快、忧愁、烦躁、兴奋、悲伤、紧张、恐怖,平淡,呆滞,健忘,冲动, 睡眠障碍, 饮食紊乱, 性欲异常 ,闭门不出,不修边幅,行为退缩,孤独不群,不能有效工作学习, 生活不能自理 ,人际关系紧张,不承认自已有病,拒绝看病和治疗。 心因性疾病. 病因. 播报. 编辑.

  7. 0. 本词条由 百度健康医典-心肌炎 提供内容 。. 心肌炎主要是由于心肌发生了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性病变。. 疾病的发病原因多样,包括 病毒感染 、 细菌 、 真菌 、 螺旋体 、 立克次体 、 原虫 、 蠕虫 等感染,以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药物、毒物、放射、 结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