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5日 · 食安中心表示,在一般環境下飼養的淡水魚(例如鯇魚及大頭魚),除了致病菌外,還可能帶有寄生蟲,例如可造成膽管梗阻、肝硬化和引致膽管癌的中華肝吸蟲。 酒、醋、日式芥辣、黃芥辣及香料均不能殺死包括中華肝吸蟲在內的寄生蟲。 市民無論是在港或外遊,切勿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 在吃火鍋或粥品時,須待魚熟透方可進食。 為保障公眾健康,根據《食物業規例》 (第132X章),本港禁售中式魚生。 { {hket:inline-image name="Foodsafe01.jpg"}} { {/hket:inline-image}} 食安中心續指,中華肝吸蟲感染盛行於內地、台灣、韓國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據粗略估計,本港的腸道寄生蟲感染個案超逾八成是由中華肝吸蟲所致。

  2. 港人熱愛吃三文魚,但有指三文魚含大量寄生蟲及大腸桿菌,港大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曾說:「生食(三文魚)如同食屎。」吃養殖三文魚可否避過風險?有魚類專家稱,養魚場環境擁擠,魚類或更易感染寄生蟲。 嗜吃魚

  3. 2019年3月12日 · 發佈時間: 2019/03/12. 日式料理一直是港人至愛,當中的魚生口感鮮味肉質肥美,令不少人甘冒生吃風險一嘗滋味,惟近日網上流傳一段影片,片中人一塊魚生抽出多條呈紅色的幼長寄生蟲,目測每條都有近10厘米長,最長更達30厘米。. 寄生蟲滿佈魚肉極嘔心. 據 ...

  4. 2019年9月9日 · 內地一名中年漢有長期生食淡水魚蝦習慣,誤以為芥末可以殺蟲,日前突然高燒逾攝氏40度,且有輕微慢性肺炎,檢查後確診感染中華肝吸蟲。食安中心指出,淡水魚生不宜生食,有機會感染可致膽管梗阻、肝硬化和引致膽管癌的中華肝吸蟲。

  5. 2020年9月4日 · 江伊晴(Elanne)老公蕭唯展(Oscar)興趣多多,愛養魚又愛盆栽,Elanne不忘提醒老公唔好有「輘輷」(音:景轟)。她接受《晴報》電話訪問時打趣謂︰「養魚咪幾好,有益身心又唔使花費咁多錢。」

  6. 跟他說有一種臘魚是愈冷愈好的,稱為鱧魚脯,用的是常見的鱧魚,香港人通常稱為生魚,山西人稱之為黑魚。根據《齊民要術》介紹,方法很簡單。

  7. 2018年1月5日 · 港人愛吃海鮮,攝取過量重金屬風險亦相應提升。港府擬調整規管食物重金屬含量的相關法例,包括建議擴大海鮮的鎘含量規管至其他甲殼類動物。新建議下,琵琶蝦、斑馬瀨尿蝦、麵包蟹等或更易超標。有漁業代表指相關海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