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6日 · 印尼是東盟人口最多的成員國,多名印尼港商表示,當地市場龐大、經濟增長快,惟不約而同指出挑戰不小,包括外商缺乏支援、商業稅率較高,經營成本甚至高於其他東盟大國。

  2. 14 分鐘前 · 開埠百年,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全球矚目的「東方明珠」,大量人口及人才來自外來移民。現今本港永久居民中,大都是過去數十年由內地移居香港的人及其後裔。1976至1981年,大批內地人湧港,5年間本地人口年均增長率3.3%。

  3. 2023年12月8日 · 李澤楷續稱,科技應用情况於不同地區人口結構中出現差異,而年輕人口較多的印尼,其客戶量上升趨勢,亦同時說明科技應用需要年輕化人口推動,若印尼的市場發展出現於5年前,其電子化未盛行時,將不可能發生;他提到,富衛於印尼以外地區,其 ...

  4. 2023年7月27日 · 李家超一行人昨到訪多間印尼企業及基建項目,包括香港保險企業富衛集團(FWD)當地辦事處,集團創辦人電盈主席李澤楷陪同參觀。 李家超昨早見記者時稱,本港商人和專業人士對參建印尼新首都很感興趣。

    •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移民素質優秀
    • 愈來愈多非本地出生的香港居民
    • 避免新移民與本地居民分化和對立

    還有,過去所做的調查和研究,對象主要是拿單程證來港定居的新移民,但除這些新移民外,入境處其實每年還發出數萬個簽證,准許一些按照其他途徑申請在港居留的人士,其中最為市民熟悉的,是按照「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居港的移民:2019年,這類人士有16,446人,因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的數字減至9093人,下跌44.7%,但比對拿單程證來港定居人士的跌幅(74%),不算太多了;可見「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不但數目方面是香港人口增長的重要部分,從人口素質的角度看,他們更有提升香港整體人口素質的作用。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包括優才)」開始後,每年約有1萬多人獲准居港。另有一項為人忽略的居港計劃,是入境處根據「一般就業政策」發出的居港簽證。2019年,透過「一般就業政策」獲准居港的人士共41,289人,另有他...

    2016年香港人口普查顯示,香港居民中有約四成並非在香港出生。在其他國家,非本地出生居民的數目只佔少數。香港的人口結構十分特殊,到上世紀70年代初,本地出生的居民才首次超越非本地出生居民的數目;這種情况看來不久會逆轉,即是非本地出生的人口將再次超越本地出生的人口。香港從來就是移民社會,內地居民來港定居並非新鮮的事,但非在港出生的居民多了,香港的發展會受到怎樣的影響?香港社會將出現怎麼的景象? 第二,新移民對香港的發展將有什麼影響?這是政府制訂人口政策時重要的考量。筆者的同事葉兆輝教授講過:「政府無人口政策可言,無主動檢視過人口發展,完全是『等運到』。」(見《明報》2021年2月19日港聞版)港英時代,政府緊張的,是防止大量中國居民非法進入香港,避免他們成為香港的負擔,對待新移民的態度是讓他們...

    政府有沒有人口政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政府沒有積極的政策協助新移民融入社會。無可否認,回歸初期來港的新移民,多屬基層家庭,對社會服務的需求十分殷切,也難免受到社會歧視,一些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更容易成為被排斥的對象。筆者講過,近年新移民的素質已有所提升,但就算他們的經濟條件有改善,在文化、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看來與本地居民仍有距離;新移民一旦成為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部分,新移民與本地居民會否出現分化和對立?特別當香港有眾多撕裂社會的政治和社會議題時,政府若處理不當,新移民與本地居民在價值觀念、文化和背景上的差異,會否造成社會更大的震盪? 還有,新移民多了,誰才是真正的「香港人」?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會變成怎麼一回事?以後再談。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5. 2021年6月10日 · 2021年人口普查即將開始,其中一項重要的人口數據,便是內地來港定居未足7年人士(或稱新移民)的社經狀况,統計處常以此人口數據另行發表主題性報告。

  6. 2023年7月27日 · 印尼商會:進軍內地會先來 走向國際則選星洲.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訪問印尼兩日,期望吸引當地商界來港發展。. 印尼香港商會主席James Budiono認為,印尼企業欲走向國際,會落戶新加坡,因兩地距離較近,但如果欲發展內地市場,仍會選擇來港。. 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