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香港工業總會|用事實說話 維護國安不損營商. 政府就《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的公眾諮詢剛剛結束,立法工作隨即進入下一階段。. 雖然《香港國安法》已涵蓋基本法第廿三條中的分裂國家以及顛覆國家政權罪,但仍有5個罪類並未涵蓋,導致香港維護 ...

    • 劍指新興市場
    • 分散生產線
    • 增設研發高科技產品
    • 本土再工業化
    • 適時改變 抓緊機遇

    商業活動包羅萬有,市場亦是五花百門。既然歐美市場陰晴不定,港商自然會尋找較具前景的新興市場,例如中國內地及東盟。先說前者,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站穩陣腳後,迅速讓經濟重回增長。在商言商,港商選擇加強內銷十分合理。同時,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針後,內地將透過完善內需市場以更大程度鼓勵生產及消費活動,相信會為港商生產及銷售提供更大的增長空間。 那麼東盟地區又何以成為業界目標?事實上,東盟地區在近二十年急速發展後,逐漸成為業界重視的消費市場。以東盟內人口最多的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為例,世界銀行資料指出,三地在2000至2019年間的人均國民收入(GNI per Capita)增長強勁,累計增幅分別高達598%、235%及520%。 同時,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的...

    除了開拓新興市場商機外,不少港商亦透過分散生產線策略,以回應不同關稅政策的改變。近年,港商需同時面對新興市場的需求持續上升及因美國實施額外關稅所帶來的成本上漲問題,因此不少港商在中國境外新增一條生產線,以生產輸往不同市場的產品,例如從事梳化生產及銷售的敏華實業於2018 年 6 月在越南收購生產線,以應付出口至美國的訂單,並同時持續改善產品,以保持國內市場的佔有率。現時,敏華實業不但能透過越南的生產線應付 90% 前往美國的訂單,同時繼續保持國內功能梳化市佔率高於 50%,可見分散生產線的策略成功回應了額外關稅問題,並助其保有國內市場。 當然,對業界而言,批量生產產品的廠房僅是狹義上的生產線。實際上,生產線包括由上游產品研發乃至下游物流運輸的完整供應鏈,不少港商亦從這方面着手,以達致分散生產...

    有港商出走覓商機,亦有部份港商選擇留守「大本營」,透過開發高科技產品並建立品 牌,以改善企業營銷表現。例如在1998 年成立的中成藥生產商培力集團多年來致力以現代 化技術,將傳統中藥濃縮成配方顆粒沖劑以推出市場。隨後,培力集團更透過「農本方」品牌在中港兩地建立多間中醫診所,提供一站式的中醫藥服務,並透過中醫處方旗下的顆粒沖劑以增加產品銷量,逐漸在消費者當中建立品 牌效應。 在此也不妨回應,外界關注美國更改香港產地來源標籤措施對香港工業的影響,坦白而言,筆者認為有關說法言重了。首先,香港的產地來源制度是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 的《原產地規則協議》(Agreement on Rules of Origin)制定,而《原產地規則協議》對所有 WTO 成員,包括美國與香港,均具有法律效力。由於 ...

    當然,留守本地的港商亦與時並進,主動採用新技術以加強競爭力。有一百三十年歷史的知名水泥生產商青洲英泥,多年來不斷改善水泥生產程序,善用天然資源以提升能源效 益,例如利用多達 25% 的循環再造物料作為生產原材料、利用颱風吹襲香港過後的塌樹斷枝作替代能源,以及運用窯系統產生的餘熱烘乾礦渣,以減低碳足印等。 另一方面,有部份同樣留守本地的港商則利用政府各類資助及技術支援計劃,改善生產 模式,例如中成藥生產商保心安藥廠有限公司在生產力促進局的支援下,成功在黃竹坑設立智能自動化包裝生產系統,從而協助企業遵守有關中成藥生產及包裝的規定。該項目不但提升生產效率,同時大幅紓緩企業長期面對的人手短缺問題。 事實上,自2016 年港府提出再工業化並 投放資源推動相關發展後,資助計劃就從沒間 斷,今年7 月更推...

    歸根究柢,世界上沒有不變的環境,企業調整生產線、營商市場是大勢所趨,故筆者對於香港工業前景並不悲觀,只因不論一輩子默默耕耘的前人,或是意欲大展拳腳的後輩,多年來一直「用腳投票」——不斷在香港設立公司總部或研發基地;或在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前舖後廠」或「前研後發」地經營業務;甚或近年回流香港探索設廠可能,均反映他們對香港工業前景充滿信心。 香港工業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騰飛以來,在不同時代均面對形形色色的挑戰,業界亦未曾怠慢,不斷努力回應,並從中發掘可快人一步的機遇。故筆者相信,只要香港廠商秉持自強不息的信念適時改變,未來仍有無限可能。 葉中賢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香港通用國際企業有限公司(G.E.W.)董事總經理 創新及科技基金一般支援計劃評審委員會主席 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和資歷架構督導委員會主席...

  2. 2021年3月15日 ·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和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亦不約而同地指出,香港在科研基礎、知識產權、物流和關稅上,仍有優勢發展諸如電子業、生物醫學等高增值的製造業,特別適合從事產品研發。

  3. 2021年8月15日 · 港府力倡再工業化,香港工業總會睇好兩大工業。 總會榮譽會長葉中賢認為,香港食品加工有名氣,相信未來五年更會跟大灣區標準互認,而香港亦是全球第

  4. 2022年4月29日 · 為嘉許創新企業家為社會發展帶來正面貢獻,香港工業總會主辦、滙豐贊助「香港創新企業家獎」,獎項設有八個範疇,由政、商、工業、創新各界領袖組成

  5. 2024年4月30日 · 香港工業總會今日(30日)舉行「第33分組: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協會」成立發布會暨專家座談會。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致辭時表示,生物科技

  6. 2021年7月14日 · 香港工業總會發表《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研究報告,提出三項建議,包括選定行業,如括先進電子業、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業、回收及環保工業及生物科技工業,以政策鼓勵其在香港投產,集中投入資源發展核心技術及培育工業人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