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想要探討為什麼史麥塔納選擇以交響詩形式,寫作家鄉波希米亞的風光,就必須回溯他的成長經歷。原本為農村子弟的史麥塔納,基於對音樂藝術的熱愛,1843 年決定前往繁華的布拉格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

  2. 歌劇綜觀—看四百年來幾個改變歷史的關鍵轉折. (圖為林伯杰所著【一夜變成歌劇通】) 歌劇起源的那ㄧ個精確點,如今看來有點模糊,不一定那麼容易考證,或那麼必要。. 但有種說法表示,「歌劇的前身就是希臘悲劇」,希臘悲劇當年的樣貌,就是帶有音樂的 ...

  3. 2013年5月20日 · 借尋春來比喻悟道的艱苦過程,最後終於醒悟:「自然妙道,存在人人心中,只是自己沒有察覺,卻盲目的拼命往外尋求,捨近求遠、捨本逐末、捨內求外,結果是離道愈遠,枉費一片心力。 我要檢舉. # 詩詞. 台長: 逸竹(yt)野叟.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詩詞賞析】 驀地一相逢 心事眼波難定. 【詩詞賞析】還君明珠雙淚垂 恨不相逢未嫁時. 【詩詞賞析】 不喜秦淮水 生憎江上船. 【詩詞賞析】 歲月催人老 山川記子遊. 人氣 (104,135) | 回應 (6)| 推薦 ( 18 )| 收藏 ( 0)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 (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詩詞 |. 此分類下一篇: 【談古說今】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摧.

  4. 2020年1月21日 · 莫札特在這城市創作歌劇,揚名於貴族社會。 不過時代在變化,新一批觀眾也欣賞歌劇,於是維也納郊外逐漸誕生大眾劇場。 在這種大眾劇場發揮才能的,就是席卡內德。 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演藝人員。 他正確掌握流行趨勢,推出迎合大眾口味一齣又一齣的作品。 有一天,席卡內德委託莫札特創作一齣前所未有的歌劇。 莫札特也很敏感的感覺到時代的走勢,就接受席卡內德的委託,創作一齣新歌劇。 他們兩人所指向的,是不分身分,誰都可以無條件欣賞的戲目。 在這齣歌劇中佈滿很容易親近的音樂,或是第1次欣賞歌劇的人也聽得懂的使用超特級技巧的詠嘆調等等,莫札特想創作可以抓住新顧客、以及民眾之心的娛樂性作品。 於是歌劇「魔笛」就成為經過200年的現在還被全世界喜愛的作品。

  5. 2015年12月4日 · 塔納 (Bedřich Smetana,1824 - 1884)是捷克的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 在他那個時代,捷克受奧匈帝國統治,因而國內瀰漫捷克民族主義與國家獨立的願望,史塔納是發展與民族主義以及獨立願望有密切關係的國民樂派的先驅。 因而在捷克境內,他被認為是 「捷克音樂之父」 。 他的著名作品,有 聯篇交響詩集「我的祖國」 、 歌劇「被出賣的新娘」 、 「弦樂四重奏曲第1號『我的生涯』」 等。 史塔納幼時已發揮其演奏鋼琴的天賦,6歲時就公開演奏鋼琴。 完成通常的學業後,他到布拉格師從約瑟・普羅庫舒(Josef Proksch)學音樂。 1848年,史塔納稍微參與布拉格的革命運動。 他最初的民族主義樂曲,是在這革命運動中譜寫。 不過,他在這布拉格的時期,並沒有得到成功。

  6. 「四季」出自韋瓦第作品八,那是一組名稱為「和聲與創意的競爭」由十二首小提琴協奏曲構成的作品。 「四季」是十二首裡面的前四首,標題分別是第一號「春」、第二號「夏」、第三號「秋」、第四號「冬」,每一號由標準的協奏曲快、慢、快三個樂章構成。 換句話說,「四季」其實是四首獨立的三樂章小提琴協奏曲,但是因主題(季節)的相關性而被看成一組作品,統稱為「四季」。 「和聲與創意的競爭」出版後,「四季」隨即風靡全歐,韋瓦第多年的音樂努力在此刻攀上高峰。 「四季」的大受歡迎,使得這組作品中的其他幾首曲子嚴重受到忽視,其實其中另外的第五號「海上暴風雨」、第六號「快樂」、第十號「狩獵」也都是相當不錯的作品。

  7. 向明詩文陷阱 陷阱設在這裡,不是要讓你不小心掉落下去,爬不起來;而是供你去探險、搜奇,發現裡面也有寶藏。 3,499 愛的鼓勵 7 訂閱站台 首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