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8日 · 按揭因素令親屬轉讓交易有限制 理論上一位投資者可不斷購入單位再轉讓予直系親屬不斷恢復首置買家的身份以節省印花稅支出不過頻繁的轉移業權稅局可視此類交易中出名買家為代表他人行事」,可能會追收兩次交易少收的 ...

  2. 2018年7月25日 · 首先慳稅是指在公司轉讓時印花稅支出比物業轉讓為低。 例如A公司持有一個1000萬元單位,股東為陳先生。 陳先生將A公司賣予何先生,印花稅應為股值0.2%,如果公司唯一資產就是有關單位,印花稅是2萬元。 此外,由於單位的業主一直是A公司,技術上不是賣樓(而是賣公司),即使A公司持有物業不足3年,都不需支付額外印花稅。 相反,如果是一般物業買賣,買家是未持有物業的香港永久居民,樓價1000萬元物業,從價印花稅為37.5萬元。 如買家是已持有物業的永久居民,從價印花稅為150萬元。 如買家不是香港永久居民,1000萬元單位的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共300萬元。 如果賣方持有物業不足3年,交易更需支付額外印花稅,稅率為賣價10-20%,視乎持有時間而定。 公司名義買樓 稅費支出反較高.

  3. 2020年5月27日 · 第一種甩名,是將物業售予直系親屬,目的是恢復自己「沒有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身份,可稱為「甩業主名」。 此中又可細分為將部分業權轉移與聯名持有物業的親屬(即A、B聯名持有物業,A將持有的業權轉讓予B)、又或將自己持有的物業直接轉讓予直系親屬。 由於前一種交易中,買、賣雙方會起碼有一人重名,技術上可統計。 在首季的二手成交中,此類交易佔約1成。 至於第二類成交,業界則無從統計。 執行此類甩名的成本是轉名的律師費、以及印花稅。 由於直系親屬轉名,不論買方本身是否已持有本地住宅物業,只需以「第二標準稅率」支付印花稅;以一個夫婦二人本身各持有一個物業的個案為例,丈夫將自己市值600萬元的物業轉讓予太太,印花稅率是3%,即付稅18萬元。

  4. 2020年6月14日 · Cafe的租金、裝修及設備都要Samuel自己負責支付,共投資了大約400萬日圓(約29萬港元),他說:「其實成本比起香港已算便宜,因為器材如咖啡機、烘豆機及咖啡豆也很昂貴。 現在用的是由台灣帶過來的生咖啡豆,再在店內自行烘焙,之後可能再找日本供應商,逐步慢慢來。 為了節省成本,小小店舖陳設簡單溫馨,咖啡很有質素,加上Samuel擅長的拉花,連當地新聞也曾報道介紹這位來自香港的專業咖啡師。 兩口子一起經營位於富良野的Polar Coffee,小店氣氛悠閒舒適。 在日本生活要懂得與大自然共處. 在北海道的生活當然與香港大相逕庭,香港是一個交通及生活機能方便的都市,在當地一定要自駕,而且店舖很早關門,Samuel卻毫不介意。

  5. 2021年7月18日 · 最近疫情好轉可嵐把原本的Food Court小店轉型為咖啡店生意逐漸好轉更計劃於年底前再開日本餐廳擴大飲食版圖。 【《東張》主持潘梓鋒茶餐廳捱過疫市 靠6位數「私己錢」渡難關終收支平衡: 按此 】 可嵐首次踏足飲食業,是2019年6月在元朗開糖水店,正正是社運開始之時,後來發生元朗「721事件」,大家當時都減少到元朗,糖水店生意一落千丈。 「當時餐廳入不敷出,但我從沒有想過要炒任何一位員工,因為他們都要養家,於是我當時去揸Uber增加收入,試過撞到一個朋友,當時感到很尷尬,但為生活都沒有辦法。 可惜糖水店最後都捱不住要結業,但可嵐並沒有放棄更另開餐廳,同年12月在紅磡的Food Court開設「榕易.樂堂」小店,主攻兩餸及三餸飯午市。

  6. 2020年12月23日 · 首先要分清「用公司名義買樓」和「購買持有物業空殼公司」的分別。 在現時的制度下,如果先成立一家公司,再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便需支付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及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單是付稅,已是樓價的30%。 比起有樓在手的永久居民再入市的印花稅總支出為樓價15%,何況在按揭上,以公司名義置業,會被銀行視為非自住用途,按揭成數會較自住物業低一成,通過壓力測試的標準也更嚴格。 成立新公司買樓,絕不划算。 理論上可慳稅 實際操作成效低. 坊間說的「公司名買樓可慳稅」,說的其實是「購買持有物業空殼公司」,由於技術上購買的是公司而不是物業,因此不需支付買家印花稅或物業買賣的從價印花稅,只需支付股權轉讓的印花稅。

  7. 2021年9月24日 · 結束經營多年法國餐廳 轉做凍肉生意. 黃祥興有混血兒的外貌、能操一口流利法語,亦擅長烹調法國料理。 10年前,他索性開設法國餐廳,以地道法國菜作招徠,將平民法國菜推薦給港人,不少明星藝人都是他的捧場客。 不過去年年頭,黃祥興網上宣布結束經營了8年的法國餐廳,計劃將重心放在幕前工作和家庭上。 但熱愛烹飪的他始終離不開做飲食生意,轉移至網上平台發展牛扒凍肉生意。 做網購不用像餐廳一樣困身,而且投資額不大,不出一會兒,黃祥興已把凍肉生意回本。 「我投資了很少數目,3個雪櫃而已,3個中大型雪櫃已經可以開始運作生意,所以賺回雪櫃的價錢已經回本。 疫情下轉行做網購生意,比做實體店有更少壓力,黃祥興的凍肉生意亦沒有受太大影響。 身邊朋友多了時間留在家中煮飯,會經常向他購入凍肉食材,反令他的新生意有突破。

  1. 相關搜尋

    生意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