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7日 · 以三色拉鏈為標誌,集功能性與設計感於一身的法國戶外時尚品牌 K-Way,就在日前登陸太古廣場,成為品牌在香港的首間分店。. 店內從經典的 Le Vrai 系列到時尚的 R&D 系列都一應俱全,除了男女裝以外,色彩繽紛的童裝系列亦同時上架。. 這次我們就 ...

  2. 娛樂. 過去五十多年以來,一直深入報導娛樂動向、名人專訪及生活資訊,真確呈現影、視、音樂與流行文化實況。 更多娛樂新聞. 文化. 從人說到城巿,然後又從城巿回到人的所在。 關於美學、藝術、設計、城市和日常,這裏有我們的看法。 更多文化故事. 時尚. 從 1995 年實地採訪時裝周開始,《明周》一直為讀者帶來具深度的文章,探討時尚設計的美學。 更多時尚資訊. 明周逢星期五出版,每周網羅娛樂新聞、時尚名人、深度訪談、生活文化、藝術設計、社會專題等豐富內容。

  3. 2023年7月26日 · 今次走進銅鑼灣白沙道樓上鋪,竟在銀器選物店DEOPUZ,發現到不少極具潛力的獨立銀器品牌。 DEOPUZ是神的傑作. DEOPUZ由兩個拉丁文所組成,分別是「Deo」與「Opuz」,前者代表神,後者既有傑作之意,主理人Pan將兩字合拼,喻意神的傑作。 短短一年之間,小店在疫情高峰期開業,由死場幾十呎店舖,搖身一變走進潮流集中地銅鑼灣白沙道。 該店主要以Timeless及Retro理念貫徹,並注重與顧客們的深度交流,讓他們感受超越購物的體驗。 由於Pan身為80後,自小受到裏原宿文化影響,他更表示小時候喜歡「懶有型」追潮流,自從2005年在東京惠比壽買了一隻介指後,卻開始專鑽研銀器。 「當時已有留意到某些日本銀器,例如介指或頸鏈,身上只需要一個小物,就能顯露出個人風格。

    • 開埠初期
    • 20’s – 30’s
    • 40’s – 50’s
    • 60’s – 70’s
    • 80’s – 90’s

    香港開埠初期的十九世紀末,因其是對外港口的地位,以修船業最為發達,以太古、黃埔等洋行投資的大型船塢為主,其中太古公司在船廠以外亦發展糖廠和汽水廠。現代工業出現之前,盛行手工製,如製作涼果、醬油等,部分這類手工製品公司後來轉為機械化,並運作至今,如王榮記涼果。香港歷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都市及口述歷史)劉思詠(Carol)提到十九世紀香港涼果非常出名,當時的英女王特別鍾情香港製造的糖薑。

    二十至三十年代是香港第一個現代工業發展的高峰,當時中國積貧積弱,不少華僑創辦實業去改善經濟,而香港是一個進行實業的好地方,當時的華資公司有數以百計的增長。三十年代抗日戰爭期間,內地的資金和企業家大量遷移到香港,以至本地的工業急速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工業包括製作線衫、電子電器(電筒、火水燈、風燈等)、爆竹、膠底帆布鞋等等,也是重要的出口貨物。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前,香港登記工廠有一千二百多間,但大部分於日治時期撤離香港。

    戰後一九五〇年,英國殖民政府跟隨美國對中國實施禁運,削弱支持本地工業的支柱:香港作為轉口港的優勢,於是香港大力發展本土工業,加上中國爆發內戰,移民潮帶來資金和勞動力,令香港戰後工業發展快速膨脹。當中包括三大紗廠:香港紗廠、南豐紗廠及大興紗廠。雖然香港戰前已有紡織業,但都是運用進口的棉紗。反之,戰後有上海企業家把紡紗技術帶來香港,可以由原料棉花加工成為棉紗,繼而帶動漂染、織布和製衣業,如大家熟悉的雞仔嘜正是創於五十年代。Carol指香港當時過半的製造業生產力都是來自紡織業。

    六十年代多個當時的新興工業在香港蓬勃發展,如紡織、製衣、玩具、塑膠、鐘錶等輕工業和加工服務也在這時期達到高峰,如香港生產的塑膠玩具於一九七二年超越英國、美國、日本、德國,成為全球出口量第一的地方。而腕錶亦受惠於六十年代末瑞士和德國放寬手錶機芯出口限制,催生本地成錶業,電子錶的出口量於七十年代中期成為世界第一。美國和日本的電子產品如電視、收音機、通訊器材等也在香港設廠,造就電子業興起。Carol指,香港戰後工業得以在幾十年間持續發展,出口量驚人,源於當時的「亞洲四小龍」都只着重內銷,只有香港針對出口替代,主打外國市場,同時其他傳統工業生產國如日本的成本正逐步上升,令香港這生產成本較低,又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自從一九七八年內地實施改革開放,香港的廠房漸漸北移,香港則轉為發展這增值和高技術的產業。直至今天,香港已少見完整的生產線,Carol指,香港製造的形態由made in Hong Kong轉為made by Hong Kong。但她也認為,香港在工業上仍然有其優勢,因香港擁有扎實的技術、創新精神,以及龐大的網絡,因此有助解決技術上或系統上的問題,亦是實踐不同的新意念的地方。

  4. 2023年6月8日 · 🔘 百老滙憑着「勇敢嘗試,不斷創新」的精神及超卓的服務獲獎無數,至今擁有二十三間分店,成為香港頂尖的一站式電子及電器零售連鎖店。 🔘 洞悉市場的變遷,顧客的需要,致力引入嶄新的數碼電子及電器產品,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及服務。

  5. 2017年5月5日 · 金峰靚靚粥麵是鰂魚涌區內的街坊小店,雖然地方淺窄又要搭枱,但他就是喜歡在這樣的環境下喝奶茶,是香港的獨有風景。 【香港不思議事件】藍田水妖大戰彩龍| 香港本土神話 藍田舊邨第15座「彩龍浮雕」是救世英雄? 《香港鬼怪百物語》作者Cathy談40年前鮮為人知的「大戰」始末. 梁雅婷. 周耀恩. 奶茶 港式奶茶 茶餐廳. 居港日本人和泉素行(Soko)愛上奶茶,原為了從工作中擠出時間喘息。 「第一次飲覺得好苦啊。 」日本人一般都在家沖奶茶,後來午後紅茶出了樽裝帶起潮流,但口味都是偏甜。

  6. 2020年5月26日 · 26.05.2020. 阮家欣. 網絡圖片. 分享. 一向有韓版時代廣場之稱的 COEX K-POP SQUARE ,最近掀起陣陣洶湧波濤,潮鳴由遠及近,為熙來攘往的城市景觀帶來新衝擊。 設計公司 d’strict ,特別利用 COEX Artium( 코엑스아티움 ) 超大尺寸 LED 螢幕,展示名為「 WAVE 」的公共藝術。 儘管它是虛擬的全息影像,但視聽效果逼真,整個城市以及來來往往的人們,好像都要被鎖在玻璃內的巨浪吞沒。 玩轉變形錯覺 疫情下傳遞藍藍大海療癒感. d’strict 擅長設計公共藝術,團隊兼備設計、規劃、開發、執行到宣傳實力,吸睛作品涵蓋 DIGI-TAINMENT 、 Guest / Brand eXperience Design 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