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日 · Mandy提供資料指,她每月入息超過5萬元,但每月總支出卻達近10萬元,所以每月相差透支近4.8萬元,一年更需要57萬。惟46歲的Mandy擁有不少資產,其總資產值約為2,794萬元,就算扣除不同債務,仍然有1,417萬元,那為何財政狀況弄致如此不堪?

  2. 2020年9月16日 · Mandy同時擁有「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帳戶和特別自願性供款(SVC)帳戶,現時每月分別供款6,000元到SVC帳戶及4,000元到在另一機構開設的TVC帳戶。 惟每年針對TVC供款的稅務寬減上限為6萬元,所以Mandy還有未用完的稅務寬減限額,她選擇不盡用的原因是打算再多投資一間強積金受託人計劃。 Mandy已經擁有3個強積金戶口,因此Alvin建議她不要再增加。 因為即使管理費不會增加,亦會花費不少管理時間和精神,始終適當管理策略比追求最佳表現的基金更為重要。 其餘3個資產配置方法,即睇【 下一頁 】 【原文刊於第672期《iMoney》(收費文章)】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3. 2021年11月24日 · 發布時間: 2021/11/24 19:10. 分享:. 香港人最愛「磚頭」,買樓收租於不少人的眼中是非常穩健的投資,手持兩個物業,今年58歲的Mandy,距離退休年齡只餘下7年時間,但流動資金卻只有10萬元,她可以如何為退休生活作準備?. 點擊圖片放大. Mandy的資產 ...

  4. 2019年5月29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5/29 15:32. 最後更新: 2019/05/29 15:42. 分享: 【四叔退休】「亞洲股神」李兆基四大揀股法則. 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00012)創辦人李兆基榮休,退居幕後。 除了經營房地產事業之外,投資股票的成績亦相當亮眼。 在2004年,他更以私人資金成立「兆基財經企業」。 在短短兩年間,資產由500億翻倍至1,000億,更被封為「亞洲股神」。 不過,2008年金融海嘯,李兆基亦沒倖免於難,當時他曾言「水瓜打狗唔見一截」,此外,早年李兆基亦經常分享以五行選股。 不過,李兆基至今仍是香港排名第二位的富豪,其投資心得仍甚具參考價值。 四大投資法則. 1. 選擇國家,並留意國家元首質素。 而李兆基曾指中國經濟前景無可限量。 2.

  5. 2024年5月19日 · 收息攻略. 撰文: 廖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5/19 13:15. 最後更新: 2024/05/19 13:17. 分享: 3個月港元定存仍然最高息、亦最具靈活性,是銀行兵家必爭之地,中資行兩款6厘、滙豐的4.3厘、花旗的4.3厘,全屬3個月存期。 2024年上半年接近完結,不少銀行開始要「跑數」,因此近日定存市場重新熱鬧起來。 3個月港元定存仍然最高息、亦最具靈活性,是銀行兵家必爭之地,中資行兩款6厘、滙豐的4.3厘、花旗的4.3厘,全屬3個月存期。 高年利率多屬新客戶優惠,尤其以高淨值的理財客戶為主。 若不計全新客戶的優惠,現有客戶而言最高為4.1厘。 下圖列出15款4厘高息,門檻各有不同,豐儉由人,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選擇! 3個月港元定存高息之選. (請按下圖)

  6. 2022年4月21日 · 香港MDRT逾1.5萬人. MDRT協會是壽險理財專業人士的國際組織,於1927年成立,遍布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涵蓋500多間公司。 2021年全球首100間最多MDRT公司排名榜中,香港地區的佔了11間,總數超過1.5萬人。 點擊圖片放大. 要跑幾多數先做到MDRT? 要成為MDRT,須達到指定業績要求(保費、佣金或收入),會員身份僅授予一年。 按業績要求,MDRT會員類型可細分為3種:MDRT、Court of the Table(COT)、Top of the Table(TOT)。 如表2顯示, COT及TOT的業績要求,分別為MDRT的3倍及6倍。 點擊圖片放大. 【「百萬圓桌」(MDRT)會員年收入有幾多? 點先可以成為會員? : 按此 】 爆數以外的「倫理綱領」

  7. 2019年12月4日 · 英國. 發布時間: 2019/12/0409:00. 最後更新: 2019/12/0410:54. 分享: 【投資英國】投資英國物業 曼徹斯特、利物浦樓市具潛力. 英國一直是不少港人的投資熱點,中原地產項目部(中國及海外物業)營業董事許大衞表示,英鎊近年大幅貶值,亦是海外買家購買英國物業的重要誘因之一。 【延伸閱讀】 【移民英國】教師移民英國與夫團聚 應如何配置資產? 英鎊貶值 吸引港人投資. 許大衞表示,近兩年英國受脫歐(Brexit)所影響,不少發展商作為賣方都希望盡快去貨。 「因為在新的稅制之下,境外人士需付額外的稅項,英國會失去以往的光環,整體來說購買英國物業亦不如以往這麼有利。 所以一些較高端,如100萬英鎊(約1,017萬港元)以上的項目,發展商都願意配合一些促銷政策去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