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1日 ·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2. 2018年10月1日 · 2614. 當一個人有能力的時候,手心向下牽人一把,是福氣也是愛的傳承與使命。 而陳玉媛願意為她最愛的客戶,持續擁有熱情,也為了持續挑戰國際龍獎IDA及MDRT,以期能不斷自我學習成長的夢想,拚盡全力向前邁進。 每一位保險業務人員都有自己當初入行的初衷,如何保有那分初衷並永續經營自己的壽險事業,是每一位保險業務人員共同面對的課題。 壽險路上,唯有不斷精進自己、創造巔峰,才能看見更寬廣的未來。 「照顧客戶」是從事保險業的初衷. 對於訂定個人目標及願景來說,大誠保險經紀人永續通訊處處經理陳玉媛認為,若以「照顧客戶」的本質去思考,便會發現客戶就像家人,自然而然就產生想要永遠守護他們的想法,也正因為如此,便萌生了想要永續經營個人壽險生涯的念頭。

  3. 2023年7月1日 · 成功帶領年輕夥伴的3大要點. 「有相處,就會有歧見。 」在帶領Z世代夥伴的過程中,高翊紘直言:「如果領導者沒有兩把刷子,是很容易被挑戰的。 」對此,高翊紘指出帶領年輕夥伴的3大要點: 第1點,領導者以身作則,培養和鍛鍊個人能力。 高翊紘指出,無論是業務端的銷售、開發能力,抑或是團隊的訓練、輔導和溝通力,都是領導階層必須不斷自我鍛鍊與提升的能力,這也是面對Z世代夥伴質疑時,解決衝突最治本的方式。 同時,高翊紘也會告訴Z世代夥伴:「你自己才是事業的根本,你之後會有渴望站上的位置,也會有自己想要打造的團隊氛圍,別因為一時的歧見而負氣,限縮自己的可能性。 第2點,找到Z世代夥伴獨特的從業目標。

  4. 2019年5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5 月 1 日. 4591. 0. 如果你的團隊現在只有1~5個人,就要從一開始就植入團隊願景,但如果現在團隊的規模已到10~20人,之前沒有建立你就必須先採共識決,再逐步把團隊壯大,讓自己成為「孚眾望」的領導人。 通訊處規劃藍圖談的是願景、使命、價值觀(經營理念)、態度和目標。 有許多人對於願景、使命、價值觀(經營理念)、態度、目標搞不清楚,先後順序也常搞混,所以在施政方向上常會混淆不清,造成前後不一,甚而搖擺不定。

  5. 2018年7月1日 · 平均年齡26歲的中樂通訊處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團隊,雖然年輕人富朝氣、願意接受新事物,但也意味著經歷不足等缺點。 處經理李坤樹明白此道理,從增員面談仔細把關,找出自己需要的人才,再針對性的培養出夥伴應有的觀念與精神。 富邦人壽中樂通訊處成立於二 一七年五月,團隊夥伴平均年齡26歲,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團隊。 在團隊每月的早會中,會有一次的早會是由夥伴主講,將夥伴自身擁有的特長教給其他夥伴,處經理李坤樹認為,每一位夥伴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將這些擅長的事情分享給團隊夥伴,即使不能讓大家都有相同的程度,但是也能對相關話題有所瞭解,成為開發客戶時的切入點與話題。

  6. 2018年9月1日 · 所謂「世界是平的」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盡量減少人為的限制、保護主義及關稅制度,讓世界像平地一樣,自由流通。 中國出生、臺灣成長、美國留學執教,三地的經驗,匯聚了高希均濃厚的中華民族情懷及前瞻視野,每一句箴言皆有所啟發。 他曾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為經濟系榮譽教授,現任「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一九五九年赴美讀書,一九六四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學位,隨後成為美國公民,並於一九七一至一九八 年間,擔任威斯康辛大學河城區經濟學系主任。 擁抱中華情懷,銘記歷史教訓. 二 一八世界華人保險大會暨國際龍獎IDA年會,大會主題「業道酬精」,令高希均想起: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

  7. 2019年8月1日 · 你拒絕我也沒關係,我們依然是朋友. 為了磨練抗壓性與挫敗感,三商美邦人壽16410通訊處業務經理陳璟璐表示,初期踏入保險業難免會吃閉門羹,但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要做足,當初決定踏入保險業就要有所覺悟,明白這份工作就是會被拒絕,理所當然要接受並將它視為正常現象。 「唯有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才可以在保險業持續保有熱忱,且心中要牢記保險業務人員這份工作性質是在『創造需求』,即便過往有再多挫折的經驗,終究要克服心理障礙並勇於開口談保險,展現最誠懇的態度讓客戶認同保險。 過去,陳璟璐從事美容相關行業,她有一位在公家機關工作的客戶,介紹女兒給陳璟璐美容,而後透過彼此的認識,客戶的女兒及女婿就順其自然向陳璟璐購買保單,唯一只有客戶的丈夫較堅持自己的想法,打從心底地排斥保險業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