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1日 · 美國科網初創公司OpenAI上周推出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加強版「GPT-4」,比上一代「GPT-3.5」準確度更高,新增分析圖像、影片和語音功能。 香港區用家目前有3個主要渠道可使用「GPT-4」,分別為OpenAI網站、Poe和新版Bing。 本文整理上述3種「GPT-4」服務收費和免費模式(資料截至3月21日)。 短片示範:用GPT-4執CV 專家分享輸入指令心得. 1. OpenAI網站的ChatGPT服務地區目前不包括香港,不過香港用家可透過VPN突破此限。 用家如欲使用加強版「GPT-4」須訂閱ChatGPT Plus,月費為20美元(約157港元),每3小時可問25條問題。 OpenAI可能會根據實際需求和系統性能調整問題限額。

  2. 2023年6月15日 · 明報即時新聞. 《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高院原訟庭法官陳嘉信,日前接連被揭在多宗民事案件的判辭中涉「司法抄襲」(judicial copying),明報電子平台組邀請CPH Legal執業律師陳柏豪及法律界人士,解答有關法官撰寫判辭的疑問。 【王德輝300億遺產案主審法官成司法抄襲經典案例 陳嘉信3年前被上訴庭兩度提醒勿再犯】

  3. 2022年9月28日 · 不應常用水洗眼鏡. 鄭瑞鵬建議,平時可用眼鏡布及濕布清潔眼鏡,惟使用濕布後要用乾布抹乾,否則形成水漬。 消毒紙巾、紙巾傷眼鏡. 新冠疫情下有市民習慣用消毒紙巾「消毒眼鏡」,鄭瑞鵬認為消毒紙巾會傷害眼鏡框及鏡片塗層。 而用紙巾清潔眼鏡則容易弄花鏡片。 鼻樑位減塗乳液量. 鄭瑞鵬又建議,帶眼鏡的女士在化妝或塗擦乳液時,鼻樑位置可減少分量,因為汗水混和乳液較容易令眼鏡鼻托位形成銅綠。 採訪:林綺菁. 拍攝、剪接:林梓晴. 相關熱點:有老花者初戴漸進鏡未適應 視光師教適應漸進鏡兩建議【短片】 相關字詞﹕ 眼鏡 眼鏡鼻托 影片區 編輯推介 熱門HOTPICK.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4. 2023年6月2日 · 【明報文章】本着「時不我待」的精神,香港一直走在創新的前沿。 然而,在應用人工智能(AI)和聊天機械人如ChatGPT等方面,香港在教育方面仍然顯得落後。 大部分中學、小學尚未為如何利用ChatGPT等聊天機械人來提高學習成果提供明確指引,甚至有些限制或禁止學生使用AI或ChatGPT。 這種猶豫,使人回想起19世紀墨水筆的發明,當時有些人擔心這會破壞教育。 上 / 下一篇新聞. 筆陣:輸入勞工 牽一髮動全身 /文:呂大樂. 聞風筆動:特首政策組專家組運作 成員不甚了了 /文:李先知. 江玉歡:今天香港需要何種核心價值. 陳沛良:器官捐贈 切勿令好事變壞事. 李聖潑:「港車北上」促兩地交流 解決難題助港人融入灣區.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5. 2024年5月14日 · 林官認同政府一方所指,彭力克屬本港公共法和人權案件專家,處理不少重大憲法訴訟;不過,林官稱政府仍可以接觸其他海外大律師,並非不切實際。 林官強調,彭力克不是唯一參與本港大案的海外大律師,法庭不信納政府改聘另一名首席大律師,會構成重大不公。 林官拒絕重新排期,公屋案和居屋案將於今年10月4日合併開庭審理,遺產繼承權案則於10月7日或8日審理。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法庭.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即時新聞. 現行公屋和居屋計劃不承認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遺產繼承法例亦不承認同性婚姻。 先後有男同志入稟司法覆核,高院原訟庭和上訴庭在3宗案件裁定男同志勝訴,政府獲批上訴至終院。

  6. 2024年5月13日 · 鮑又指,政府採用對自然環境入侵最少的方法,盡可能興建最多公屋單位,亦牽涉宏觀的土地政策,而本案僅爭議環評報告是否合規。 環保署長一方未陳辭,案件暫排期至7月8日續審。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法庭.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政府計劃收回粉嶺高球場部分用地建屋,香港哥爾夫球會司法覆核環評報告,高院聆訊今(13日)踏入第3日。 代表土拓署長的大律師表示,高球場至今未被古諮會列為法定古蹟,尚未知道會否獲得古諮會評級,無法斷定在球場建屋對文化歷史的影響。 土拓署一方又指,環評報告和哥球會採用不同的準則統計場內樹木,難以斷定環評報告有錯。

  7. 2024年5月7日 · 最近一宗是一名曾任何文田資助男校鄧鏡波學校的教師遭投訴,校方裁定不成立,但教育局事後向他發出警告信,指他教師專業失德;該教師上月底入稟高院司法覆核,要求推翻教育局決定,並質疑校方和局方結論完全相反,涉程序不公。 本報向教育局查詢更新《學校行政手冊》時提及上述案件,問局方是否想杜絕學校與教育局「跟進方式不一致」情况,局方未有具體回應。 按入稟狀,司法覆核申請人郭潤彤(音譯)曾任教鄧鏡波學校中五化學科。 事發於2021年5月,郭要求方姓學生改正小測錯誤不果,學生被視為遲交功課;同年11月,方姓學生沒準時交工作紙,郭在網上平台留言提醒亦不果,視方再遲交功課;2022年4月,郭以欠交功課為由記方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