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tesla私有化 相關

    廣告
  2. A New Age of Mobility. Join Us On The Journey to A Sustainable and Inspiring Future! Delve into the world of Mercedes-Benz EQ models and experience the future with us today.

  3. Encouraging customers to adopt smart charging solutions and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One-stop charging solutions for EV owners and business partners.

  4. 上個月有 超過 1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beenverified.com

    5 Year Overview of Car Expenses: Deprecation, Insurance, Fuel, Maintenance, Taxes +Repairs. Get Estimated Market Values for Used and New Cars Based on Millions of Historical Sales.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23日 · 屋苑2001年落成至今,有關路段開放予公眾使用已長達18年,明天迎來新閘以後「私有化」,單車同盟成員陳家良表示他們將與律師研究,會否採取法律行動。

  2. 公司之禍 赤鱲角機場是香港連接世界的門戶,這功能對香港十分重要,也是機場存在的唯一原因,但是公司加「CEO迷信」令焦點轉移到商場和會計遊戲,以致嚴重侵蝕赤鱲角機場本身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令這個連接世界的門戶失效。

    • 公私不分的混合體
    • 發展權原是「應急錢」
    • 服務退步 駛離正軌
    • 誰讓港鐵壟斷發展權?
    • 「幹成事」移走港鐵「大山」
    • (系列之七)

    港鐵全名「香港鐵路公司」,多年來借鐵路建設為名,從政府手中取得土地供應權和規劃權,參與地產遊戲,化身實質意義的地產商,藉政府給他們的社會資源在地產和物業管理方面賺大錢,卻沒有把賺到的錢讓利予搭車的普羅市民,盈利不絕而車費只升不減,惹起公憤。港鐵由服務市民的鐵路公司變成忘記初衷的牟利地產商的過程,有很精彩的短片講解(註2),看後為政府行政權流失和被利用感到十分不安,引發把所知的事記下。 港鐵前身是1975年成立、香港政府全資擁有的地下鐵路公司,負責營運集體運輸系統(即口語裏的「地下鐵」),2007年吞併九廣鐵路後改名港鐵,範圍擴至東鐵、西鐵等,壟斷了全港的鐵路運輸。 地下鐵路曾經是香港的驕傲,快捷便利,安全可靠,但是2000年香港政府被當時流行的「市場主導」思維荼毒,把地鐵上市和像領匯(後來的...

    香港地下鐵發展初期不是一帆風順,197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及經濟動盪,承建的日本財團退出,地下鐵路網被迫縮減規模,同時為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才出現1975年政府把4個地鐵站上蓋發展權授予地鐵公司的決定(註3),即是德福花園、旺角中心一期、金鐘海富中心和中環環球中心。這項措施是為了給地鐵公司提供「應急錢」的一次性安排,不是長遠政策,行政局文件也清楚說明,政府全權控制地鐵上蓋的發展權,可以用作興建公營房屋,也可以出售作私人發展,而不是必然送給地鐵公司的禮物。 還有一點,1975年地下鐵路公司成立時,政府文件認定鐵路是公共交通工具,鐵路公司以審慎商業原則運作,而不是追求投資回報最大化,政府也表示鐵路物業發展帶來的額外利潤,用作維持「保守的車費政策」,即是把車費調節在較便宜的水平,這些就是港鐵公司的指...

    二十年來地鐵領導層巧妙地利用社會形勢,一方面吃掉九廣鐵路,另方面藉着「鐵路」招牌取得沿線貴重土地,壟斷了鐵路站的商場和住宅地的建設,幾乎無本生利地做地產生意,賺取豐厚利潤,但是非常奇怪,2006年訂立的車費可加可減機制,車費與地產盈利脫鈎,以致現實裏地鐵年年在地產方面賺錢而車費只升不降,遠離政府成立地鐵的「初心」。普通市民看在眼裏,一則不明港鐵何以有此基於公共資源(土地和發展權)的賺錢特權,二則不滿搭車負擔年復一年上升,港鐵成為民怨「三座大山」之一不難理解。 二十年來主導港鐵公司行政的高層逐步把原來的地鐵駛離正軌,地產盈利遠遠超過客運盈利,以2019年社會事件發生前的2018年度為例,以除息除稅前盈利計算(EBIT,最後數目四捨五入),客運20億元,車站商務50億元,物業租賃及管理42億元,...

    二十年來房屋供應失調是香港的根本問題,港鐵空有大片土地的發展權,卻沒有發揮任何解決基層市民住屋需要的作用,只顧與地產商「合作」在鐵路站上興建商場和豪宅,以及從壟斷性的物業管理中賺取巨額收入,我們要問:政府行政體系有要求過港鐵配合政府多建公屋或居屋嗎?又或者為什麼港鐵可以頂住政府意願而不加以配合? 既然港鐵的地產盈利與車費脫鈎,又在擁有土地的有利條件下不出力解決香港住屋問題,我們要問:港鐵何德何能要求政府自動提供鐵路地皮上的發展權和物業管理權?政府為什麼偏心港鐵,讓它不用跟他人競爭而壟斷這些「好處」?在集體運輸鐵路公司化、上市和部分出售股權的過程中,政府得到一筆一次性收入,投資者和小股民贏到錢,長期把鐵路站上蓋發展權授予港鐵,公司從地產賺大錢,高層高薪厚祿,股民有點得益,但是普羅市民卻蝕了本來...

    港鐵多年來取得了香港的土地優惠,必須以香港平民百姓的利益為依歸,再不能以「上市公司」名義卸去對香港人的責任。 今天的香港要求管治者必須「堅守為民情懷」,「不僅要想幹事,還要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註6),因此行政體系不可再躲在港英時代成立的各種「局」、「公司」後面,必須用心和主動,親力親為,站到台前,直面問題,發揮強大的領導力,為人民的生活創造幸福感。因此香港政府行政體系必須深入檢視港鐵作為上市公司對政府行政權的侵蝕,停止以公共土地資源支持港鐵進行跟營運公共鐵路系統無關的地產業務,果斷糾正過去一段日子的錯誤。

    鳴謝:本文參考了今年8月本土研究社分析「港鐵霸權」的文章,謹表謝意。 註1)政務司司長就「要求政府解決民生『三座大山』」議員議案開場發言 註2)本土研究社:四分鐘拆解永續港鐵霸權 www.facebook.com/watch/?v=311673477387005 註3)本土研究社:還原「物業帶動鐵路」的歷史時空 註4)《草雲居》2021年7月24日:機場管理局的失敗故事–政府功能公司化之禍 註5)《草雲居》2021年8月1日:出售公共資產損害民生–領展案例 註6)紫荊雜誌,2021年7月30日:夏寶龍:全面深入實施香港國安法 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3. 2022年7月16日 · 【明報專訊】電動車公司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最近不時成為頭條人物,由兒子變性兼斷絕關係,到收購Twitter的峰迴路轉,再被揭跟旗下女高層誕下雙胞胎,當今的全球首富再不是以往的old money,行徑戲劇化。 影視串流平台AppleTV+上月24日首播的新劇《錢錢錢錢》(Loot),講述女主角Molly的丈夫,正是跟馬斯克同樣圈子的科技富豪,劇中看似很離地的生活,說不定就是現實中美國頂層 1% 富豪的寫照。

  4. 2024年3月31日 · 美孚新邨是香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於1960、70年代分階段建成,以成為全球最大屋苑為目標。 美孚新邨所在地本來是美國巨企美孚石油(Mobil)的石油貯存庫,因阻礙葵涌高速公路興建,政府提出換地方案作補償,不單撥出青衣土地供貯存庫搬遷,還 ...

  5. 2021年10月31日 · 在facebook宣布改名為Meta全情投入元宇宙的一刻,這忽然成為人人談論的一個熱門問題,香港科技大學計算媒體與藝術教授、芬蘭赫爾辛基大學NOKIA數據科學講座教授許彬就似預知一般,早一個月已集合研究各個領域的學生,寫出All One Needs to Know about Metaverse的學術文章,盤點這些年來的網絡發明與技術,並估計:「元宇宙看似仍是遙遠未來,但在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5G、人工智能等科技湧現之下,已離我們的網絡世界出現數碼宇宙大爆炸不遠了。

  6. 2020年4月12日 · 徐洛文引述多倫多大學兩名研究員針對Zoom保安漏洞最近發布的研究結果,指有三大關鍵問題: 1. 誇大加密技術. 他解釋,兩個人之間的對話首先在電腦裏會被加密再傳輸,「加密是個mathematical algorithm(演算),好簡單的encryption equipment(加密公式)就是A就變B,B就變C,移一個字,這就很弱很容易解,所以會有不同standard」。 他解釋,AES-256(AES,進階加密標准)比AES-128的加密複雜很多,破解的難度更高。 而Zoom官方文件中宣稱程式使用AES-256演算法加密呈現的內容,研究卻發現實際加密技術僅達AES-128。 2. 採用中國伺服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