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9日 ·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2. 2022年11月30日 · 一、首先便是「應該如何做好資產配置」:他明白今天做的安排未必適合將來的需要,所以想知道應怎樣按人生階段配置資金及資產。 他問到60歲時的資產如何配置,如果有80歲命的話,到時又應怎樣安排餘下資產呢? 二、「長綫需要」:尤其是Aska現時只是41歲,如果他計劃在45歲退休,預期退休後的生活時間可能會達到40年或以上,還有太太和他是同齡,而一向女性的預期壽命比男士多幾年,所以太太到將來可能會面對一個更長的退休生活,怎樣安排資金及資產才可以應付這樣的長綫需要呢? 三、「可持續性」:Aska所說的「可持續性」是今天一個很熱門的詞語,因為熱門投資趨勢ESG中的S便是指可持續性。 而在個人理財上,這概念亦很重要,理財不能夠只看今天,一定要根據環境變化而持續地調節計劃,環境包括內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

  3. 2021年3月1日 · 連登「契」將分享心得. 踏入3月,我們將會為大家帶來數位人氣理財YouTuber獨家專訪,探討他們拍攝理財YouTube的原因、投資理財心得及一些個人的投資組合,並給予年輕一代一些真誠又貼地的意見。 討論區連登除了有「契媽」,仲有位「契」,首位登場Youtuber就被連登一眾巴絲封為「契」,擁有ibanker背景,YouTube頻道開設不足一年,已坐擁近8萬訂閱,「契」理財心得大公開,你又點可以錯過。 不過有一點亦要再一次提醒讀者,網上免費平台太多,在觀看時要記得加入個人分析,不要盲目相信單一資訊,畢竟今年網上投資課程或者投資類別騙案亦大大增加,投資的損失需要由個人負責。 責任編輯︰陳玉蓮.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4. 2019年1月22日 · 《福布斯中國》發布2019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榜,本地薑也榜上有名,更名列第二位,她便是恒生銀行(00011)女大班,即行政總裁、副董事長鄭慧敏,排名僅次於中信銀行的董事長李慶萍。 2019商界傑出女強人 你識得幾多個? 今次《福布斯中國》的評選準則,以商界女性高管所執掌的公司的營業規模、質量、管理人數、外界影響力等為衡量指標,採取量化的方式對其進行排名,最後篩選出100位傑出女性,該榜單截至2019年1月8日。 《福布斯中國》認為,這些傑出商界女強人擁有著極大的個人影響力,通過事業深入人心。

  5. 2019年9月10日 · 現時香港有逾40間的「遮仔會」,並分為四大類,分別是政府部門、機構、教會及社區。 雖然部分儲蓄互助社的派息相當吸引,但非人人可以入會。 每間「遮仔會」的入社條件都各有不同。 以懲教署儲蓄互助社為例,社員必須為在懲教署工作之人員;或在懲教署儲蓄互助社工作的僱員。 除了存款之外,「遮仔會」更會提供借貸服務予社員,而利息較一般貸款為低。 而部分「遮仔會」更會提供不同福利。 以香港中文大學僱員儲蓄互助社為例,社員可獲嫁娶賀金、添丁賀金、住院慰問金及貸款安全保險等福利。 此外,「遮仔會」亦會不定期為社員舉辦各種活動,如周年大會聚餐及旅遊活動等。

  6. 2021年4月19日 · 近日深受港人歡迎的譚仔米線遞交上市申請成為全城熱話做米線都可以做到上市都算係一個香港傳奇另一方面譚仔姐姐們亦經常引起香港人討論除了姐姐們的獨特口音外她們每月人工分分鐘高過你同我福利更好到連家人也受惠根據招聘網站資料譚仔以每月薪金16,500元至20,000元招聘侍應廚房助理洗碗」,假設月薪能有20,000元已較香港的打工仔入息中位數1.9萬元高。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指出,香港2020年第四季就業人士(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9萬元。 譚仔三哥招聘廣告 . 點擊圖片放大. +2. 譚仔招聘廣告 . 點擊圖片放大. +2. 譚仔姐姐口音獨特,就連藝人馬國明都「實習」過呢個獨特的譚仔話。

  7. 2021年3月22日 · 一開始大學師兄介紹她加入一間公司,學習炒股系統,當時是以公司資金作炒賣,收入並不穩定,要與公司資金的賺蝕掛鈎,賺錢與公司對分,蝕錢則要「拉上補下」。 在首個月,她從炒股中為公司賺得1萬多元,約3至4個月後,她已為公司賺得6位數字,3年後她離開公司轉做全職炒家,平均月入6位數字。 她表示,入行半年,市好的時候,平均月入有6位數,市靜時,平均月入也有5位數。 輸得多時讓自己冷靜. 在炒家生涯中,Katie形容2015年是一個大時代,當時贏及輸最多都是那一年,「試過一日炒6位數,1個月內賺得6位數」,亦試過在年中一日輸3至4萬元,面對風高浪急,她自言當時膽子亦因此練大了。 當市場平靜時,炒賣牛熊窩輪的風險會較大,難免會遇上輸得比較多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