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中國銀行外幣匯率即時報價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日 · 趨勢1,商品面逐漸以外幣(主要以美元)保單為銷售重點, 透過這個方式讓負債的幣別和資產的幣別盡量能夠一致以減少風險。 而對業務通路來說,也勢必需要對外幣保單有更多關注,日常就要加強對國際金融趨勢的掌握,更要多多關注臺美匯率變化與各項影響因素等知識,才能在外幣保單市場掌握先機。 趨勢2,投資型商品成銷售主力。 未來接軌新制度後,若市場變化太劇烈,保險公司就必須承受更多的投資風險,也就是價格波動的風險。 因此,保險公司會大幅增加投資型商品的比重,以降低市場波動可能產生的投資及匯率風險,而在此趨勢下,業務員對於各種投資工具的瞭解與掌握,包括未來整體政經環境變化的預判,就顯得十分重要。 趨勢3,「保證」類型商品減少。

  2. 2024年1月1日 · 為提高外匯準備金機制運用彈性,及發揮財務穩健效果,金管會2023年3月修正《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應注意事項》,修正外匯準備金上限及沖抵下限規範,並新增傳統避險成本提存(沖抵)機制,有助於協助壽險業者提升匯率風險管理彈性,並平穩避險成本

  3. 2021年3月1日 · 1.民眾認為外幣保單利率投資報酬率較高. 新臺幣的存款利率處於歷史低檔已經頗久因此市場上常會聽到許多業務人員積極勸說客戶:「新臺幣定存利率都不到1%,但是外幣保單的預定利率或宣告利率都將近3%;很適合把定存轉過來。 」高達3倍的利差令許多「定存族」心動與行動。 「不求報酬率很高,但求能對抗通膨。 」這是近年許多民眾積極買進的原因,令外幣保單愈來愈被大眾熟知。 2.預期該外幣對臺幣會升值. 許多業務人員在行銷外幣保單時,常會許客戶一個美好的願景,他們會告訴客戶此時此外幣正在低點,未來可以賺到「利差」和「匯差」,令許多民眾趨之若鶩。 3.保費較便宜. 若客戶僅是訴求保障,外幣保單會因為「預定利率」較新臺幣保單為高,同樣的保額,保費就會較低。

  4. 2022年5月1日 · 2021年因美國持續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全球市場熱錢湧現,資本市場熱絡,帶動市場行情。在匯率方面,新臺幣相對美元升值,也進一步推升美元投資型保單買氣,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美元保單類型,大致可分為3種,分別為美元傳統型保險、美元利率變動型保險以及美元投資型保險,其特色及功能見 ...

  5. 2019年10月1日 · 海外資金匯回專法已於二 一九年八月十五日正式上路,於二 二 年八月十四日前申請匯回稅率8%、 二一年八月十四日前申請匯回稅率10%,專法內明文規定資金匯回必須存入專戶由受理銀行代扣稅款銀行會與國稅局聯合審查申請方的資格資金來源是否符合洗錢與資恐防制規定。 在資金運用上,5%可自由運用,25%可從事金融投資,剩餘的70%則可用於實質投資,但不能進行不動產投資。 一、金融投資25%. 回臺資金必須存入外匯存款的專戶,於扣除稅款金額後的25%額度內可從事金融投資。

  6. 2019年2月1日 · 過去我們在解決匯率風險的主要方式是用外匯變動價格準備金但其實這樣的作法已違反了會計準則的精神。 對此,主管機關做了許久的討論,最終仍不惜違反了會計準則的概念。 對此課題,金管會討論了至少五、六年之久,從構想提出至今也將近十年。 通過以後,果然產生了很大的效果,並引起廣泛地討論,到底保險業現行會計準則的損益認列方法,是否符合保險業的經營現況? 但臺灣人微言輕,國際會計潮流無法擋,臺灣保險業也只能採用這套制度。 未實現匯損或外匯收益,都會進入到損益表. 這導致保險業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中。 因為我們接軌的會計準則是完全採用公允價值概念,它會承認價格上所有短期的波動,這就造成了臺灣壽險業在經營上的一個特有壓力。

  7. 2024年3月1日 · 2026年臺灣保險業將與國際接軌,開始實行國際會計制度(IFRS 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 2.0),目的在於改善現行會計制度和清償能力制度未能及時反應市場資訊對保險公司帶來的影響,以及未能實際反映公司風險曝險之缺點。. 假設保險公司收了保戶100元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