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中環脊醫介紹 相關

    廣告
  2. RDS+極速去痛療程,過程無需食藥打針,高效安全「去除肩周炎」。13萬真實成功個案,去痛率達95%*. RDS+首創獨特去痛技術,能夠修復痛楚,去瘀排酸,同時強化機能,有助減少痛症復發

    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商場第1座7樓711-712室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6日 · 觀點. 2021年9月16日星期四. 林振邦. 下一篇 上一篇. 林振邦:香港中醫的長征 如何從中醫院開始?. ——回應趙永佳教授〈揚帆啟航〉等文. 圖1之1. 【明報文章】趙永佳教授在《專業化的長征:香港醫師對專業發展的態度研究》(下文簡稱《長征》;註1 ...

    • 中醫醫院的運作模式
    • 中西醫的互動模式
    • 中醫未來在公營醫療系統的角色
    • 中醫人力資源及執業考試
    • 中醫專科發展

    2014年,時任行政長官於《施政報告》中提出政府將會興建中醫院,過去幾年政府成立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積極推動中醫醫院發展事宜;並預計於2024年底分階段投入服務,採用公私營合作模式,由政府興建,及後由非政府機構營運。 不過,中醫醫院的運作模式在業界一直備受關注,其中主要涉及3個問題,一是在運作時所使用的治療方法,焦點在於中醫醫院應該是使用純中醫治療,還是中西醫合作治療,如果是中西醫合作應該是何種方式的合作;二是中醫醫院的功能定位,焦點在於中醫醫院應該是一間全功能醫院,還是一間專科醫院,也涉及中醫醫院應該以哪些病種為主要診療方向;三是中醫醫院的人才培訓,包括現階段香港是否具備中醫醫院需要的專業醫療人員及管理人員。

    中醫成為一個專業後,和西醫的互動愈來愈密切。中醫未來在香港整體醫療系統不同層面的醫療服務中,和西醫有怎樣的合作和互動,卻是一重大課題。有醫師認為未來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發展的大勢所趨,但不少中醫師擔心香港未來的中西醫合作模式,會參考中國內地的做法,即中醫院裏同時提供中醫及西醫服務,或者中醫師可以使用西醫的療法,如進行手術及開西藥。 亦有中醫師對內地的中西醫結合經驗持有強烈的批判態度,認為內地中醫院以西醫主導的經驗破壞了中醫的傳統價值,而香港則因為政策限制,反而保持純粹的中醫價值及治療方法。雖然本地大學的中醫課程涵蓋現代生物醫學的知識,但香港現時的醫療法規不允許中醫使用現代醫療儀器及轉介檢驗,中醫師的權限和內地有所不同,故此未來的中西醫合作模式也可能和內地有所不同。

    公共醫療是政府施政的重要部分,市民對公營醫療的需要日益增加,但中醫服務在公共醫療系統裏的比重還是有限。政府在過去10多年內相繼成立18間三方合作教研中心,但診所並非全面獲得政府的資助,且由非牟利組織營運,而非衛生署或醫院管理局管理。故此營運及資助模式經常備受業界人士議論,認為只有公營之名而沒有公營之實,無法如一般公營診所提供全面的資助服務予市民。 業界也相信把中醫納入公營醫療系統,有助紓緩現時醫護人手不足的壓力問題。近年每逢流感高峰期,當公營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就有業界人士聯署,呼籲政府讓中醫加入前線抗治流感的隊伍,更自發組織私營中醫診所延長服務時間,藉此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雖然如此,中醫服務的滲透率仍然偏低,政府雖然呼籲中西醫一同對抗流感,但似乎更多是呼籲私營中醫,而還未有探討中醫應該在...

    中醫人力資源的供求問題以及如何評核專業資格,也是近年備受討論的議題之一。2017年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指出中醫短期內會出現人手過剩,在內地修讀中醫本科課程的本港學生人數也會對中醫人手供應構成潛在影響。上述報告在業界裏引起不少討論,業界人士紛紛對未來中醫人力資源過剩表示擔憂,認為會影響整體中醫行業發展。 過去10年中醫求診率開始放緩,可見私營市場對中醫師的需求,可能已經開始接近飽和,但潛在的中醫師供應卻可能繼續增加。本港難以控制內地30所認可大學的中醫學收生名額,相對容易的方法是從考試評核來調整,成為合資格執業者的門檻。對於如何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和怎樣控制供求比例的合理性,是要限制內地收生名額,還是調整執業試的難度以提高入行門檻,業界內出現了不同聲音。再者,內地的中醫制度...

    最後,專科發展是目前業界除了上述議題以外,較為重要的一個議題。雖然仍未在公共政策層面及業界受到廣泛談論,但有醫師已經開始嘗試推動中醫專科化發展。同時,中醫醫院的發展及與西醫的互動,必然會涉及中醫專科發展的討論。中醫目前的分科是否合適,日後進一步專科化應該參考西醫的分科,還是根據中醫特色來分科,都是有爭議的。有中醫師認為專科化發展可以提升中醫師的整體水平,也能提升市民對中醫的認可,但有中醫師認為中醫專科化發展必須非常謹慎,不可以隨便參考西醫現行的分科方法,否則會和中醫的核心精神有衝突。 按照我們的觀察,中醫業界對上述五大議題,眾說紛紜,不同背景中醫師的觀點,在業界內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分歧。如果業界不容易形成共識,政府也不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話對象,如此長遠對業界的發展有障礙。究竟中醫業界的主要聲音對...

  2. 2021年7月19日 · 在自我評估的層面上,研究發現有高達73.4%受訪者認為自己對醫藥知識有認識,亦對醫藥制度有一定了解,如有63.6%受訪者知道醫療券可以用來求診中醫;但在問及實際有關醫藥知識的問題時則有所偏差:有51.1%受訪者認為安宮牛黃丸不適合用作日常

  3. 2024年7月6日 · 今次介紹的香港醫學會中環會所,剛完成翻新工程,不說不知,原來這個會所餐廳一直供應高質抵食中菜,亦歡迎非醫學界人士登門造訪,難怪是不少中環人的午膳飯堂。

  4. 2023年8月28日 · 一文睇醫療券如何登記、涵蓋服務、配偶如何共用、使用小貼士及其他使用注意。 獲發醫療券資格. 年滿65歲並持有有效香港身分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的長者,即符合領取醫療券資格。 醫療券金額. 長者自符合醫療券計劃資格的年度起,於當年度可獲發的醫療券金額會於1月1日自動存入其醫療券戶口。 該年未使用的醫療券可累積,累積金額上限為8000元,保留年期不限。 惟每年1月1日時,醫療券戶口內的累積總額(即該年1月1日獲發的醫療券金額加上往年未用的醫療券金額總和),不得超過累積上限8000元。 醫療券涵蓋服務.

  5. 2024年7月16日 · 基層醫療包括由不同專業範疇醫護人員提供的多樣化服務,除了門診西醫,還包括護士、牙醫中醫、脊醫、物理治療師、臨牀心理學家、視光師、營養師、言語治療師等。

  6. 2024年7月15日 · 隨年紀增長,身體會逐漸出現易於疲勞、腰膝痠軟乏力、夜尿增多、失眠健忘、耳鳴耳聾等一系列徵狀,從中醫角度看,這些徵狀是由腎虛而導致。. 腎主藏精,是人體最重要臟腑之一,而精是人體全身陰陽根本。. 因此,長者養生保健關鍵在於補腎。. 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