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日 · 比較常聽到的錯誤觀念或心態大概有以下這些: 有買就好: 有時客戶並非真正認同保險而購買,而是出於人情,想著用一年幾千元的代價做個人情捧場一下,又或者是覺得有買就好,無意瞭解保單內容。 如果放任客戶做出這樣的決定,一旦出現需要理賠時,往往會產生糾紛。 少付多得: 一顆阿斯匹靈不能治療所有的病痛,更不能治療癌症,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只想買張便宜的保單,卻想得到包含意外險、壽險、投資型保單等各種的保障服務,有這樣想法的民眾實在不少。 繳得很多: 客戶一直繳交保險費,會好好計算總共付了多少錢的卻不多,然而因為持續的支出,很容易讓人有已經繳了很多錢的錯覺。 前些日子,有位客戶向我提到他已經繳了數百萬元的保費,但是我調出資料計算一下,發現他總共只繳了約20萬元,還不到他應繳保費的一半。

  2. 2024年3月1日 · 蔡秉諭談到,運用數據和事件新聞資料時最怕碰到「假訊息」。通常保險業務員查詢資料的方式是透過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再深入查看保險、投資理財的相關報導。

  3. 2024年1月1日 · 746. 面對銷售,人們總是會習慣性的提出拒絕,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人們已經厭煩了強迫推銷的手法,也不太願意接觸不熟悉的事物。 知道了這些拒絕原因後,業務員便能夠對症下藥,調整銷售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對自己不熟悉的環境、事物等,具有排斥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習慣性的拒絕行為,這在保險業也十分常見。 有時,客戶的拒絕不是因為你做得不夠好,也不是因為不認同保險,而是出於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的本能反應。 具體來說,客戶的習慣性拒絕可以分為2種: 第一種:對推銷行為的習慣性拒絕. 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拒絕保險業務員,不是因為不認同保險,而是習慣性拒絕大部分的推銷行為。

  4. 2023年9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9 月 1 日. 0. 395. 難道保險不重要嗎? 為什麼在業務員的不斷勸說下,客戶仍然將保險當作生活的額外支出? 事實上,保險雖然不若柴米油鹽等事物能夠直觀地觸碰、接收到,卻實實在在地守護著每個家庭的平穩和幸福,因為保險的本質就是用小錢來完成大保障。 從人生各階段的責任和面臨的風險來看,保險是人生的必需品。 然而,在有的人看來,購買保險卻非一項必要支出,他們寧願把錢拿去投資、消費,也不願意購買保險。 他們之所以會對保險產生這樣的誤解,主要是因為保險觀念不到位。 大眾對保險存在「保費是不必要的支出」的認知誤區主要有以下4種原因。 原因1認為買保險這件事現在遠不如其他事情重要.

  5. 2022年8月1日 · 1. 運用物品. 比喻談保險,是在我們告訴客戶或準客戶他們需要多少保障額度前,運用物品之間的關係,彰顯保險的重要性。 關係1:有4大支持的物件,如椅子、桌子、車子等。 關係2:一個具有保護功用的物品,如安全帽、安全氣囊等。 舉例1─椅子. 我:「客戶先生,一張椅子有幾隻腳? 客戶:「當然是4隻腳啊! 我:「對的,你看,假如這椅子只有3隻腳大概會搖搖晃晃,若只剩下2隻腳,你坐在上面肯定會摔下來,對嗎? 就像財務規劃一樣,有4大基礎支柱是你所需要的。 舉例2─車子. 我:「客戶先生,一台車有幾個輪子? 客戶:「有4個! 我:「你看,假如今天這台車只有3個輪子,大概就不能動了,對嗎? 同樣的,財務規劃也是如此。 在進行財務規劃時,我們有4個基礎輪子是你所需要的。 舉例3─安全氣囊.

  6. 2018年4月1日 · 民眾投保錯置的關鍵原因有6個。 總結來看,民眾對保險的認知不足,對保險商品所能發揮的功能不夠瞭解,也無法確認自己的投保目的,因而錯誤投保。 不僅排錯了投保的優先順序,也錯置了投入程度。 人生在世,都將面臨著無法逃避的4大風險:一是走得太早,責任未了;二是病得太久,成家庭負擔;三是活得太長,準備不足晚景淒涼;四是殘障失能,未來無以為繼。 人生4大風險,就成了一張壽險全盤規劃的羅盤,如圖一,從身故、意外殘廢、意外住院、意外醫療、住院醫療實支實付、住院日額型、癌症醫療、長期看護、重大疾病等規劃,人生風險規劃全都建構在圖一中。 在自我檢視保險規劃過程中,已有足夠的保障就用色塊填滿,還不足的部分就畫上虛線,完全無保障則留下空白。

  7. 2021年2月1日 · 2021 年 2 月 1 日. 0. 2384. 人生有3大風險──走太早、活太久、走不掉。 保障型保險能將風險落實為數字,這個數字代表的不單單是金錢的價值,還涵蓋了一個人對於生命所能盡到一切極致的愛與責任。 壽險公會理事長黃調貴於2021年新春展望時,針對未來壽險業務人員的前景抱持樂觀看待。 他指出去年雖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及「壽險死亡保障門檻比率」提高等法令調整,保險公司及業務人員都面臨新的衝擊與挑戰,但對於業務人員來說,也產生新的契機──民眾在疫情蔓延之下,更逐漸深思風險保障的重要性,對於保障型保單的接受度亦大大提高。 「整體保險業內外,都比以往更加重視回歸保險的本質,也就是保險保障。 保險的本質:保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