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中風針灸穴位 相關

    廣告
  2. 註冊老跌打醫師成立,行醫數十年,祖傳秘方。註冊醫師服務改善坐骨神經痛、脊椎側彎、頸痛. 閣下的醫療保單保障項目是否已包括檢查及治療費用? 我們會盡力協助你完成索償手續

    • 睇跌打有冇好介紹

      中醫拔罐治療有效疏通經絡增血液循環

      促進深層軟組織恢復

    • 關於中元堂

      中元堂由超過五十年行醫中創立

      中元堂由註冊中醫成立主理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9月22日 · 1.百會穴. 位在頭頂督脈經絡上,具有疏通腦絡、健腦補髓,能調節腦神經,是與大腦關係最密切的穴位。 多按百會穴,安神效果好、脾氣也好。 按法為順時鐘方向按3圈之後,再逆時鐘方向按。 2.陽陵泉穴. 位於小腿外側,為足少陽膽經之合穴,古人稱「筋會陽陵泉」,具有疏筋活絡、穩定血壓的功效。 按摩時切記一定要兩隻腳都按到。 看更多.

  3. 2017年3月20日 · 人體頭部穴位圖及作用功效. 中風的針灸治療包括體針頭皮針耳針眼針舌針手針穴位注射和艾灸等治療方法穴位繁多手法複雜技術性強必須由針灸醫師操作。 以下主要介紹其中的五種方法。

  4. 除了中藥之外治療中風也需要針灸治療因應患者的體質和情況亦可配合推拿理療等全方位治療中醫在針灸治療中風方面都是因人而治同樣是中風病人但會根據他們因中風所影響的部位來決定不同的穴位針灸醫治中風

  5. 2021年2月18日 · 擴張血管 促進功能恢復.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李文鶴指出中風後病人需要服食多種西藥針灸可避免病人擔心同時服中藥而導致藥物衝突的問題且許多臨床研究證明針灸有疏通經絡醒腦開竅作用中風後愈早開始接受針灸治療康復進度愈佳她續指中風後數日至3個月內是治療的黃金時期只要生命徵象穩定就可進行針灸於黃金期內治療病人康復進度較明顯。 中醫推介治療中風後遺症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有補氣及活血化瘀功效,可治療中風後遺症。 她解釋,血栓形成的初期,病灶周邊腦細胞尚未壞死,細胞的活性處於可逆狀態,此時給予針刺頭部穴位,可使病灶周圍血管擴張,改善腦組織細胞缺血缺氧狀況及營養狀態,促進腦組織的功能恢復。 至於治療時間,她表示需要視乎中風嚴重程度、腦損傷位置、患者的年齡體質而定。

  6. 2017年2月23日 · 以下主要介紹其中的五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體針療法. 主要適宜於中風恢復期一般在局部消毒後用右手持針刺入穴位在用捻轉提插手法得氣後反覆重插輕提或慢慢刺入少捻轉快速出針為補法反覆重提輕插或快速進針多捻轉慢慢出針為瀉法。 肢體癱瘓者,常取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髎、天井、外關、髀關、伏兔、梁丘、足三里、解溪、內庭、環跳、風巿、陽陵泉、懸鐘、丘墟、秩邊、殷門、委中、承山、申脈等穴位,發病3個月以內者,以取健側穴位為主,用瀉法; 3~6個月者,同時取健側與癱側的穴位,但健側用瀉法、癱側用補法;6個月以上者,以取癱側穴位為主,平補平瀉。

  7. 2020年9月25日 · 針灸治療中風病人分為頭皮針與體針兩部分許多研究證實針灸頭部穴位可使中風區塊的腦血管擴張促使循環增強改善大腦組織缺血缺氧的狀況同時對中風後引發的腦水腫有幫助吸收消除的作用加速病人的復原頭皮針不止中醫認為可行許多歐美日本的西醫師也大量運用頭針來治療改善中風後遺症。 體針主要是針刺位於四肢軀幹的穴道,因為中風造成的神經損傷可能會引起肌肉無力導致肌肉逐漸萎縮、受損,也可能引發肌肉張力過大進而造成肌肉僵硬與緊繃,同時引起關節活動度降低而影響肢體功能。 運用針灸肢體穴道可以有效降低肌肉張力並且增強肌肉循環,減少因中風而造成的肌肉關節損傷,促進病人復健功效。 降低50%復發風險.

  8. 2022年3月31日 · 利用針灸刺激人體穴位可促進神經修復改善身體活動功能加上中藥針對體質調理國內外許多研究表示復健搭配針灸治療可以改善腦中風患者的認知能力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及其後遺症並可降低腦中風再復發機率針灸治療可分為頭皮針體針」。 頭皮針是將針刺頭部穴位可以刺激大腦皮質反射區域改善局部循環加速復原。 體針的部分主要是在四肢穴位做刺激,使肌肉張力維持平衡,讓肌肉不會張力過大導致攣縮,或肌肉張力不足而致肌肉無力。 中風復健看中醫 治療預後效果好. 腦中風6個月內恢復速度最快,為黃金復健期,所以腦中風患者的復健療程越早開始越好。 中醫提供完善醫療服務,不論住院、門診或是不便出門就醫的患者,皆可介入針灸治療。 看更多: 腦中風後右手活動不便,卻要訓練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