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香港繁體. 工具. 交通繁忙的 香港島 告士打道. 香港的 交通燈. 已被交通燈取代的 交通亭. 香港公共交通. 香港 有着發達和綿密的交通網,涵蓋 公共交通 和私人運輸。 香港交通方便,公共交通主要由 香港鐵路運輸 、 香港巴士 、 香港小巴 、 香港的士 及 香港渡輪 等組成,亦有 香港電車 及 香港輕鐵 等。 大嶼山 的 昂坪360 是世上規模最大 索道 系統。 根據 香港政府 交通習慣調查,香港超過九成的出行都是公共交通出行,是全世界最高 [1] 。 然而2014年交通諮詢委員會的報告指出香港日益嚴重的交通擠塞問題,並指向過去10至15年私家車的大量增長 [2] 。 1929年,香港已有1,400輛 私家車 ,路上開始 塞車 [3] :239 。

  2. 2024年5月22日 · 香港電車 (英語: Hong Kong Tramways )是 香港 的一個 有軌電車 系統,來往 香港島 東區 的 筲箕灣 至 中西區 的 堅尼地城 ,另有環形支綫來往 跑馬地 ,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 黑池電車 和埃及 亞歷山大港電車 部分路綫使用雙層電車,非全數採用)及最大的服務中雙層電車車隊 [2] 。 電車在灣仔修頓球場附近停站(2015年)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悠久的機動 公共交通工具 之一,僅次於 香港纜車 和 天星小輪 ,它不僅是香港島的 地標 [3] ,也是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

    • 2.6米(8尺6寸)
    • 2米(6尺6寸)
    • 9米(29尺2寸)
    • 4.502米(14尺9.25寸)
    • 歷史
    • 改善工程
    • 走綫
    • 使用狀況

    戰前西貢鄉郊地區並無正規道路,居民由西貢往返香港島和九龍,要麽途經往返九龍城的鄉郊小徑,要麽乘搭由西貢經糧船灣及滘西洲往返筲箕灣的「元發小輪」,由於需要途經風高浪急的佛堂門,因此依賴渡輪出入亦非長久之計。 1939年12月,於麻南笏開採白泥的商人林申、馬時二人組成西南小輪公司提出商辦西貢建路計劃之議。該公司擬向政府申請為期十年的專利,向使用該路車輛收費,並邀請九龍巴士投標經營巴士路線。當局於1940年12月連日就興建西貢公路進行踏勘,待圖則擬備後即可施工。 在香港日佔時期,日本人發現西貢地區無車路通達,遂由清水灣道開闢一條可供吉普車行駛的泥路,成為今西貢公路的雛形。香港重光後,英軍為報答西貢民眾奮勇抗敵之功勞,決定將日軍遺下之泥路改建成正規公路,以改善西貢地區的交通。由皇家海軍中尉約翰·雲恩...

    以往西貢公路只能從清水灣道東行綫靠左入、靠左出(英語:Left-in/left-out),由西貢而來的車輛如需駛出九龍,必須繞經香港科技大學迴旋處掉頭,而由清水灣一方駛往西貢的車輛則須駛經打鼓嶺新村的掉頭處,掉頭往清水灣道反方向行車線以轉入西貢公路,引致交通意外頻生。政府遂斥資1.37億元,於1997年興建架空道路供由西貢駛往九龍的車輛使用,並建造一條下通道由清水灣道往九龍方向近大埔仔通向西貢公路。架空道路於2000年1月31日中午正式通車。 介乎香港科技大學與南邊圍之間之一段西貢公路被稱為「長命斜」,為安全起見,駛經該處的司機在落斜時多會使用低波。政府亦於1999年3月展開「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三期」,在長命斜北面興建「新西貢公路」以拉直急彎及改善其坡度,由新路取代的一段斜路則保留作居民出入...

    全長6.1公里的西貢公路由清水灣道近大埔仔嘉林別墅始發,向北延伸至新西貢公路南端終點以後由原有的五綫雙程行車變成單向南行,復於近南圍村回復為雙綫雙程行車,然後到達南邊圍迴旋處和新西貢公路以及南邊圍村通道連接,因此所有由清水灣道前往西貢的車輛必須取道新西貢公路。公路繼續向北延伸,以雙綫雙程的道路途徑白沙灣、對面海、北港等地,並以西貢市中心的普通道和油麻莆街交界作為公路終點。

    西貢公路乃西貢鄉郊地區連接外界的主要途徑,透過清水灣道或將軍澳新市鎮直接連繫九龍市區,因此使用量極高,經常出現交通擠塞的情況。但現時蠔涌新村至西貢市中心路段採取雙綫雙程行車,一旦發生車禍將導致交通癱瘓,嚴重影響所有進出西貢及市區人士。 在2021年,全段西貢公路的預測年平均每日交通流量(英語: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AADT)為24,460車輛架次,而全段新西貢公路的預測年平均每日交通流量則為28,210車輛架次。兩路均被香港運輸署界定為「郊區公路」(Rural Road, RR)。

  3. 香港繁體. 工具. 九龍巴士 99線 是 香港 一條來往 西貢 及 馬鞍山 ( 恆安 )的巴士路線,途經耀安邨、馬鞍山市中心及十四鄉一帶。 路線歷史及特點 [ 編輯] 本路線與 94線 由1978年4月3日開辦當日直至2004年12月17日期間,採取兩線車輛互調運作。 在這種運作模式下,當行走本線的巴士由 泥涌 返回 西貢 時,車長會把巴士駛入94線的停車坑,然後改走94並於每小時00分開出,而94線的車輛於 黃石碼頭 每小時開35分班次返回西貢時會改走本線,而本線則會在每小時15分開出,不過在假日本線會停開13:15由西貢開出的班次。

  4. 橫琴澳方口岸交通樞紐平台 (葡萄牙語: Posto Fronteiriço Macau-Hengqin 、英語: Macau-Hengqin Frontier Post ),位於 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 的二樓平台,集巴士總站、的士站、娛樂場巴士站;跨境巴士、旅遊巴及社會車輛上落客區於一身。 雖然澳門口岸區屬 澳門特別行政區 管轄範圍。 但在通關初期,由於 橫琴口岸 永久車道工程尚未完成,暫不開放車輛隨行人員通關。 除特殊人士外,所有人士需要在交通樞紐上下客區上落,再前往邊檢大樓通關往返珠海。 乘坐公共巴士、 酒店及娛樂場客運專車 及員工巴士的人士,在二樓交通樞紐上落客 [1] [2] 。

  5. 有線電視新界交通台屯門公路) ( Traffic NT Channel (Tuen Mun Highway) ),是 香港有線電視 的其中一個新聞資訊頻道,前身為2003年啟播的九龍交通台。 每天由6:00至20:00,透過運輸署多部攝影機直播 屯門公路 荃灣麗城花園至屯門三聖邨段交通情況由20:00至翌日6:00則會由有線新聞直播 屯門公路 深井段交通情況。 頻道已於2009年8月1日停播。 頻道聲道 [ 編輯] 此頻道的第1聲道為 中國呼聲輕鬆調頻頻道 ,全程轉播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輕鬆調頻 (CRI Easy FM) ;該頻道以英語廣播,播放中國國內外新聞、社會文化、英語教學及流行音樂等節目。

  6. 本線為首條來往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出入境口岸專營巴士路線,以及城巴首條服務 大嶼山 的出入境口岸專營巴士路線,亦是首條服務欣澳站的常規專營巴士路線,並與 B6線 成為首兩條服務大嶼山的出入境口岸專營巴士路線。 歷史 [ 編輯] 運輸署 於2016年發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在 港珠澳大橋 通車當日增闢一條 專線小巴 路線往返 東涌站 ,以及兩條專營巴士路線接駁香港口岸,一條往返機場和 亞洲國際博覽館 ,另一條則來往欣澳站 [2] 。 受 順朗路 (屯門至赤鱲角南面連接路)工程延誤影響,加上考慮地區人士意見,運輸署於2017年5月修訂往返香港口岸至欣澳站的走線,於 香港迪士尼樂園 早上入場的繁忙時段及晚上煙花表演結束 [3] 後的一段時間駛經 迪士尼樂園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