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25日 · 近日有媒體報道財政司本周公布財政預算案時將交代自願醫保計劃的保費和扣稅安排相信自願醫保計劃正式推出時不少人有意由現時住院保險計劃轉至自願醫保計劃考慮轉保時須留意保單生效日期如果轉保後保單生效日期是重新計算的話或影響日後理賠結果現時大部分醫療保險都設有等候期」,即指保單生效日後的指定日期內所患的疾病或已出現的病徵均為不保事項。 住院保險的「等候期」通常為30天,有些標榜沒有「等候期」的計劃,亦會就個別疾病(如癌病)在保單條款內設有特別「等候期」。 理賠處理時間亦間接受生效日期影響,一般在生效日後首兩年出現的患病賠償申請,處理時間會較長,原因是保險公司需要更多資料去決定這疾病是否在生效日前出現。

  2. 2011年6月23日 · 純人壽保險保費較平保險公司會在投保人去世後為受益人提供一筆現金多寡視乎保額儲蓄壽險除了提供人壽保障更有儲蓄增值的功能提供利息及紅利派發投資相連壽險與儲蓄壽險均有儲蓄增值的效果但前者把大部分資金投放於基金潛在回報較高至於意外保險的特點是保障因意外而傷殘住院或跌打等賠償費用並設有賠償額。 最多人混淆的是醫療及危疾保險,其實醫療保險是採用實報實銷方式,而危疾保險主要是保障投保人一旦患上嚴重疾病(如心臟病、癌症等),可獲一次性現金賠償。 Queenie 科大市場及經濟系三年級生. Suey 中大工商管理一年級生. 大學生收入不多,應該選買哪一種保險?

  3. 2024年3月25日 · 我樂見政府推動全港私家醫院參考中大醫院的定價收費機制包括向續牌的私家醫院加入套餐式收費的條款透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為各項醫療程序定價並按手術的複雜性病人健康狀況及不同的病情級別預先計算出相對客觀的成本從而制訂醫療費用。 定價收費可令醫療收費更客觀、透明及全面,病人毋須擔心「肉隨砧板上」,清楚市場醫療收費的情況後,做好預算再作選擇;同時可令保險公司有客觀數據參考,若索償數目及收費過高,保險公司可進一步了解收費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即時作出適當處理,相信此舉有助減低醫療通脹,推動醫療融資健康持續發展,長遠紓緩公營醫療系統壓力。 立法會議員 陳沛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6月4日 · 現時自願醫保計劃的產品能提供基本住院保障投保年齡由出生15日便可以申請基本的標準計劃月費低至百餘元起。 同時,亦有不少人把原本的醫保轉至自願醫保以享扣稅優惠,與家人一同投保,便可節省更多稅款。 在執行上,家中收入較高的納稅人可為自己及家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投保自願醫保,每名受保人的保費皆可申請稅務扣減,若以8,000元最高保費扣除上限及最高稅率17%計算,每名納稅人可就每名受保人節省最多每年1,360元稅款。 對稅務負擔重的父母而言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需留意保險公司有權重新核保,還有可能失去轉會之前的無索償折扣優惠。 Money18更多 即時港股指數資訊.

  6. 2024年1月29日 · 自願醫保計劃於2019年推出據最新公開資料2022年有超過一半的自願醫保受保人為40歲以下有三分之一更少於30歲。 劉認為,退稅優惠對年輕人為一大的吸引力,亦有助減低對公營醫院的依賴。 同時,年輕人購保能有助減輕自願醫保「風險池」的負擔;若計劃中大多為老年人,賠償愈來愈高會導致保費飆升的惡性循環。 「東網Money18」fb專頁:有討論、有分析,齊來FUN享,贏盡 你Like. Money18更多 即時港股指數資訊. 本文連結 :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產經/odn-20240129-0129_00202_033/專訪:保聯擬簡化醫保索償手續.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7. 2009年4月3日 · 永明金融市場拓展及策略高級副總裁徐志堅表示現時住院保險主要按病房種類劃分分別是大房半私家以及私家病房當中以私家病房計劃的保費和保額最高在職人士更須留意公司有否為員工投購團體住院保險並了解當中保障範圍以免重複投保

  8. 2021年1月25日 · 業界籲險企改善計劃. 市面上的自願醫保計劃一般不會清楚訂明所涵蓋的情緒病類別僅列出精神科治療的賠償上限為3萬元」,而投保人必須因接受精神科治療住院才符合賠償資格故此在病情較輕而非住院的情況下接受精神科門診心理輔導服務等所產生的費用一般不符合申索資格恒傑保險業務僱員福利及個人理財產品總經理鍾建強解釋由於自願醫保計劃屬全面保障並非針對個別情緒及精神疾病故無法逐一列明自願醫保所涵蓋的情緒及精神疾病即使市面上較高端醫療保險亦非百分百對情緒及精神疾病承保認為有關方面需作改善。 鍾氏直言,投保人因接受精神科治療而住院的情況較少發生,長期精神病患則普遍會入住政府的精神病院,收費低廉之下,相關人士較少購買入住精神科醫院的保障。